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364 12
2014-02-18

Steve Jobs (史蒂夫·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留给世人最后的礼物!乔布斯生前授权的传记)

作者:Walter Isaacson (沃尔特·艾萨克森)

英文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中文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英文版页数:656
中文版页数:645

内容简介:
  乔布斯曾说,活着的时候不该出版自传,现在还不到回忆的时候。然而,两年前,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打电话给《时代》杂志的前总编艾萨克森,说“如果你要写他(乔布斯)的传记,那现在就要开始了。”沃尔特·艾萨克森曾为爱因斯坦、富兰克林等名人著传,但2005年乔布斯找到他时,他拒绝了乔布斯的请求,他那时认为乔布斯仅是一个企业家而已。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传记。
  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作者简介:
沃尔特·艾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历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董事长和《时代周刊》总编,他的作品包括畅销书《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基辛格传》。

相关推荐:
       为了这本《史蒂夫·乔布斯传》,艾萨克森与乔布斯进行了40多次面对面交流,直到乔布斯生命最后的日子,除了医生和家人之外,他是乔布斯亲自见的几个人之一。
  最后一次采访结束时,艾萨克森忍住内心的悲伤问乔布斯,他二十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为什么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了这本书,而对自己如此开放,真诚甚至急切,乔布斯回答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
  史蒂夫·乔布斯本人表示,《史蒂夫·乔布斯传》也涉及到他曾经犯过的错误、失败的经历以及私生活,有些事情是他自认为并不得意的,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公诸于众的。尽管史蒂夫·乔布斯传给予《史蒂夫·乔布斯传》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谈及和史蒂夫·乔布斯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史蒂夫·乔布斯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
  据该书编辑透露,参与编辑和翻译的工作人员看到最后时,无不潸然泪下,乔布斯那份真诚与不舍,感悟与激情感动着每个读过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传》——乔布斯留给世人最后的礼物!

媒体评论:
  • “他想给我看一些私人照片,让我选几张用在这本书里。他太虚弱了,下不了床,所以他指点我去房间的各个抽屉里去找,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给他。我坐在床边,一张一张地举起来给他看。有些照片会让他讲出许多故事,而有些,他只是嘟囔一声或是微微一笑。”
       ——艾萨克森 记 最后一次采访

电子版资料:
《史蒂夫·乔布斯传》英文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16375-1-1.html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文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2493420-1-1.html
《史蒂夫·乔布斯传》Kindle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34993-1-1.html

欢迎大家推荐优质经管书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书评中来~

【往期链接】
【有奖活动】★★原创书评征集令★★
《证券分析》 本杰明•格雷厄姆 / 戴维•多德
《投资经典:金融炼金术》 乔治·索罗斯
《漫步华尔街》 伯顿 G.马尔基尔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 约翰·罗瑟查尔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18 14:37:24
坛友说:
  • 现实扭曲力场:
        1.现实扭曲力场,看完整本书,这个词在我脑中挥之不去。这种强大到逆天的能力可以说是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一个重要武器,力场一开,黑的就变成白的,假的变成真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今年大脑一热,买了个itouch,就这小东西我都觉得是个现实扭曲力场的终端机,可以把我恶心得想吐的itune变成我不得不使用的软件,然后习惯性地把歌曲放到itune里边,不自觉地再也不用别的播放软件,然后让我有个只有itune才是的幻象。而这一切都是这小小的itouch闹的。不得不承认,apple的东西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良好体验感,同时伴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糟糕体验感恶心着用户,也就是说你刚用手划两下看着icover的专辑一长张排列起来仿佛世界都在你手中,过会就要忍受itune的莫名其妙还有蛮不讲理。更让人不爽的是,它们会给你一种其实你这么做是对的,你这么做才是有品位的暗示,仿佛你用了apple的东西真会高人一等,操,现实扭曲力场。     
  2.哭,教主很爱哭,非常爱哭,教主可能为了跟别人争工牌号哭一哭,为了别人指出他的错误哭一哭,为了改变别人的习惯哭一哭,为了别人不听他的话哭一哭,但我倒是觉得,就因为教主爱哭,这人倒蛮可爱的。  
  3.完美主义强迫症。为了一个细节问题,就可以把团队辛苦了一年的东西推倒重来。感觉有一点不满意,大喊一声,这是狗屎,一个工作人员辛苦两个月的成果就付之东流了。为了产品的优雅,现实扭曲力场全开,要求别人做感觉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更神奇的是,别人真的做到了。教主对一切一切都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常年吃素,生命晚期还在挑食(不过也有可能是真吃不下),不论是家里装修,公司布置,产品设计,车,飞机,游艇,员工性格,不被他收拾一遍他不会满意的,这种倾向甚至扩大到了用户,请参照条。    
  4.创新?复制?都说苹果公司是一家伟大的创新公司,我觉得这才是的BULLSHIT!苹果公司的核心产品没有一个是原创的。操作系统是模仿施乐的,然后又被微软山寨去了,教主痛骂了比尔大门几十年,这不是贼喊捉贼嘛。Ipod不就是一大容量的MP3,出这玩意的时候国内山寨的mp3都快50一个了。当年Iphone我见了一点购买欲都没有,国内的山寨触屏手机都快烂大街了。但是这也许就是苹果牛逼的地方,他们会把一个半成熟的产品或者理念加以整合和完善,配上极度良好的用户体验,在看似已经成熟的市场再杀出一条血路,再通过现实扭曲立场完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可是也有一家国内的公司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QQ”。这个也很奇怪,为什么教主的公司让人感觉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而腾讯让人感觉除了狗屎就是脑残。真的,我从不说我用QQ邮箱,从不说我喜欢玩QQ游戏,甚至说告诉别人QQ号的时候我都觉得丢人,昨天我注册了QQ音乐开了绿钻贵族,就是图给itouch下音乐一个方便,可是看着我QQ上的绿钻,妈的感觉就像给我戴了顶绿帽子。可是说起QQ的东西好用不好用,我倒是想说其实真不赖,妈的QQ的用户体验赶超MSN几条街直接秒杀SKYPE,那个什么QQ音乐下起歌来那叫一个方便,QQ游戏用起来也是舒舒服服,其实真的不差,可问题在于QQ这家公司一是很缺德,但是跟苹果比,苹果在思想品德上也没高尚到哪去,二就是QQ这家公司品位太差。    
  5.品位。书里边写有老乔和比尔大门互相评价。比尔大门说乔教主不懂技术,教主说大门没有品位。老乔一直标榜着自己的产品是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而大门表达过自己希望有教主的品位,我觉得大门羡慕嫉妒恨了。也许品位真的就是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是伟大还是狗屎的分界线。在看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也许人们真心觉得这个产品想说点什么。苹果的东西说的是用上我,你就代表品位。而QQ说的是我这么好用,你脑残一下也无所谓,还有顺便把你的银子交出来……   
  6.简约。老乔信禅,禅喜欢简单。老乔受包豪斯影响很深。老乔深信如果一个产品不够简约那这玩意就是狗屎。但是我也觉得苹果为了一种简约放弃了太多。有的时候你想要这个功能,但是你就能听见苹果的产品在说话——其实你真的不需要……你知道这个时候感觉是多么操蛋吗!可是也就是因为简约,这个世界不会变得像QQ那么2B。  
  7.现实扭曲力场是怎么炼成的。乔教主年轻的时候就不安分,教主吃斋,教主大脑回路跟正常人完全不一样,教主常常对自己被遗弃过于敏感,可是教主也喜欢遗弃别人,教主当年是个嬉皮士,教主年轻的时候喜欢嗑药而且并不后悔,教主喜欢坐禅,教主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除了天才就是白痴。也许只有美国文化才能容忍这种天才吧,尽管教主身边的美国人也常常表示忍无可忍。教主来到中国,以这心气,早就被灭了。就算是别国,比如日本欧洲什么的,我觉得也不是被灭就是被边缘化。   
  8.乔教主的现实扭曲力场很强大?Kim Fucking笑了,九泉之下的太祖也笑了……   
  9.开关。全书的最后一段,教主谈到“死”,教主说,“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许就像个开关一样,啪!然后你就没了”教主停了下来,淡然下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喜欢给苹果产品加上开关吧。”读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很感动,看了看自己的itouch,真的没找到开关,这句话一直在脑子里回响……

  • 五十年孤独:
     『许多年之后,面对头上的刺眼的无影灯和周围渐渐冰冷的世界,Steve Jobs将会回想起,Henri Lamiraux带他去见识iPhone设计初稿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库比蒂诺是一个只有五万人家的小城,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圣塔克鲁兹山脉山脚。清澈的Stevens Creek缓缓地流过,淌过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那一年半时间Jobs把冷水泼向了数十个乏味的创意——除了有一次他真的泼了滚烫的咖啡。这一天理应也不应有什么不同,甚至连Henri也觉得挑剔的眼光不会认同这个显得过于简单的设计—— Jobs却微微点了点头,眼中的亮光闪烁着,就像浴池里的阿基米德』   
  这不是一篇读后感。
  你觉得怎样的人才适合追忆乔布斯?   
  忠实的果粉说: "我上班背着Air,SOHO的时候用Pro工作,家里有27寸的iMac给老婆和孩子使用,用iPad来阅读和娱乐,160G的IPC存着我所有的勃拉姆斯和莫扎特,iPhone不必说是的通讯工具,就是出门老婆经常要Facetime限制了我一些自由,商业会议只用深蓝渐变色主题的Keynote,哦,差点忘了,我刚让楼下的大爷给我的后脑勺修出一个苹果的Logo,大爷说你是这周第三个提这个要求的人了,这有点让我失落。"   
  人生赢家总是少数,我苦苦挣扎的岁月里只买过两件苹果产品,一个是08年的iPod Touch,半年前刚刚落水溺死。一个是现在还在用的不带摄像头的iPad。
  我觉得这样的我是没什么资格追忆乔布斯的 —— 我还没提我给Touch和iPad都贴了15块钱一张的磨砂贴膜。
  我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iDevices改变了我的生活,但我不会因为失去他们而没法生活。
  我不是一个果粉,我从没好意思在地铁上或者星巴克里掏出自己不带摄像头的iPad大战僵尸,也压根没想过卖几个肾去试用一下阳光下是不是真的能看的清短信,偶尔使用别人的Mac我总是忘记Ctrl加空格不能切换输入法,我吃苹果甚至不会咬一口就扔掉。   
  这样的我看上去绝不应该来这里废话,但我要为自己辩驳。我不是果粉,但是我崇敬Steve Jobs,甚至有些着迷,这点比得上任何人。
  我高考英语作文中最后一句话写的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大学考GRE作文里面举得例子是乔布斯吃寺庙的救济粮也要听书法课从而美化了麦金塔;但凡同学师长同事问起你的人生理想,我都会无比骄傲地说一句Change the World;这不是装X,几千元的iDevices没有颠覆我的生活,Jobs did.   
  我没怎么和乔布斯打过交道。说得再坦荡一点,我只和Genius Bar里面的中国孩子们打过三个小时交道,其中两个半小时还在排队。
  但我本以为我可以,这甚至一直是我奋斗的动力,我对以后能赚钱买几个iPhone没有兴趣,我的梦想是总有一天我会到库比蒂诺的飞船总部里喝杯咖啡,起码和乔布斯打声招呼,提醒他翻毛皮鞋沾了些灰尘。
  可他却没有留给我这样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10月5号早上8点30照常睁眼刷推看到消息的时候心碎了一地,如同初中的时候发现暗恋的女孩子牵着别人的手一样。
  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我不知道中国是不是真的有18岁以上的男人听到消息哭出了眼泪,我没有,我甚至没有太过悲伤。你总会懂得这世上漂亮姑娘和传奇人物都很多很多,传奇人物不断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用一句句Follow your heart指引你奋斗的方向,但毕竟美女和传奇都离你太远太远,甚至可能是个六度理论的反例,生活还要继续,你没必要太过悲伤。  
  说实话我期望自己能更了解Steve,于是那天我终于狠下心订了129的美版传记,即使这样我也知道,别人口中的他,再真实,也不足为信。
  拿到书大致翻了翻,Isaacson的叙述很朴实,行文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多,但每一张都很有意思,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我虽然还没有读书,但是我相信乔布斯吸引人的故事和传说太多。  
  太传奇的故事总让人觉得和易碎的暗恋一样不靠谱,我宁可放弃享受手指在Jobs的艺术品上划来划去的触感,也希望哪怕有一个机会能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句Hey buddy what's up.   
  究竟什么人才适合缅怀乔布斯? 什么人才能不人云亦云,而真正为Jobs触动、启示?   
  我觉得这里没人适合,我们所做的一切的评述都处在一个离奇的立场,可能并没有多少人会舍得笔墨,写篇超过140字的长文来讲讲他和乔布斯的故事——因为我们没有故事。   
  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是小说家,越多的人阅读他们的想象力与思考,他们就越定型,也越孤独。
  从这个意义上说,卖出了几亿部iPhone的Steve Jobs,也孤独了56年。   
  还记得WWDC2007上Jobs拿起iPhone 1代,从Google maps上找到附近的Starbucks的电话,拨过去说我们要450杯咖啡,转而狡黠的一笑,对着蒙住的接线员小姐说Oops just kidding wrong number sorry bye吗?   
  说实话,也许那个可怜的接线员小姐都比我们更有资格追忆。  
  但愿当跟风的人们已经脱下纪念的体恤,即将忘记离去的人是乔布斯、哈尔斯还是汤姆斯,匆匆忙忙赶下一班地铁的时候,你能有时间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捧起这本传记,给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追忆的理由。

  • 乔布斯 - 他为什么能感动到我:
        我有很多Apple的产品,也非常喜欢Jobs的演讲,比如著名的斯坦福商学院毕业演讲,并且时间就入手和读完了这本自传。  
  读完后我觉得有些感触,但是无法表达。直到掩卷大半年后,似乎这些感受才汇聚成有意义的段落。所以,这些迟到的文字不能算书评,纯粹是一些个人的碎碎念罢了。估且念叨下我这半年才理出的头绪-Jobs到底哪里打动了我。   
  乔布斯和你我一样,都被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折磨的要发疯。我们隐约觉得自己身负大任,被送到这个世俗来,一定隐藏着什么使命。为了寻找答案,Jobs修禅,抽大麻,去印度隐修;我自己练合气道,跑步,读书。我们通过各自的修行,想让精神脱离羁绊,离那个启示更近一步。也许他找到了答案,就是“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新产品上,才会象个清教徒一样继续过简朴的生活。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目标,这一点上我还只有羡慕的份。   
  同时,Jobs让我们看到完美主义者也还可以在这世界上生存。作为项目经理,市场部会动不动就要改下方案,研发动不动就说做不出来产品要改设计,大佬们最可怕,可能某次review完连战略想法都要改,我就只能安慰自己说,这个世界就是通过妥协来前进的。还好有Jobs,证明了完美的idea可以被完美的变成产品,比如iPhone4。没有玻璃?压迫康宁。生产线跟不上?自己设计机器人。天线有问题?换个握法!Jobs哪怕去哭去闹去满地打滚,也要把自己心中的东西做出来。他已经把自己的idea变成了真实的存在,我还停留在把自己的idea变成ppt的水平上,还要被各色人等改来改去。   
  真实是Jobs的关键词。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成功人士往往会把自己以往的决定说的好像先知的预言一样,而Jobs谈的是自己的困惑挣扎和求索。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并没有智商情商的差异,他们不过是运气好一点而已。就像Jobs在斯坦福演讲里所说,人无法预测当下的决定对将来的影响,只有回过头来看,这些珠子才会被串上命运的线。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好。  
  我很惊讶Jobs对死亡的清醒认识。他小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样的天才一定会早夭,所以不甘心把时间浪费在琐事上,比如上大学。我觉得他甚至有点期待死亡,这让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带了点哲学意味。他在斯坦福的演讲就像是自己的悼词一样。也许从头到尾,他就是觉得自己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里,所以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尽量多的未来展示给我们看。

  •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实现的: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当时他已经确症胰腺癌,那片演讲稿温情真诚,他用三个小故事提醒对面的孩子们不忘初心,向死而生,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其中一个小故事是他被苹果解聘,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最后被这家公司解聘了,换做别人,这辈子再也不会提苹果两个字了,但是他随后创立了另外一家公司,叫Next,随后收购皮克斯,做出了《玩具总动员》,接着苹果收购Next,他重回苹果,1997年成为苹果CEO,随后开启了真正的魔术时代——iMac,iphone和ipad和ipod在万众瞩目中诞生,之后的辉煌自不待言。我记得的是他反思被解聘后的一句话:成功的沉重被初学者的轻松所取代。      
  花了一周时间,我读完了《乔布斯传》,梳理出了乔布斯的大事年表:20岁的他和沃兹创立苹果,30岁创立Next,40岁《玩具总动员》上映大获成功,52岁发布iphone 和touch,55岁发布ipad,56岁选好库克作为接班人,离开人世。他在最后说,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了。  
  我想大部分的中国人的大事年表是这样的:20岁在大学里和几百人一起学习一样的课程,30岁结了婚,开始为房子贷款女人脸色娃的奶粉钱奔波,40岁事业小有所成开始瞄上公司里的年轻女职员开始更年期发作开始为娃上哪个大学选哪个专业着急,50岁开始为娃的另一半担心,60岁全家聚餐,孙子们拿着ipad玩,一怒之下摔盘子说,你们和这个玩意儿玩吧。     
  有好多人嘲笑过他,他也失败过好多次,但我们都离不开他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乔布斯远不算伟人,人品差,生了女儿不承认又拒付抚养费,说好和沃兹一人一半,拿到两人共同挣到的1000美元后,他先拿了400,然后跟沃兹说咱们平分吧。         
  书中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有:   
  1.阿特金森向乔布斯抱怨一个工程师效率太低,第二天阿特金森发现那个工程师已经被解雇了。      
  2.1983年,他邀请百事高管斯卡利(就是他最后排挤乔布斯离开苹果的)加入苹果,说:“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3.埃斯特里奇曾经有机会进入苹果高层,但是他拒绝了,他选择留在IBM,原因是“当别人问起他在哪儿工作的时候,他喜欢那种说出IBM的感觉”      
  4.卡普尔正往面包上抹黄油,乔布斯看着他说:你听说过血清胆固醇吗?卡普尔回答说:我们来做个交易,你别评论我的饮食习惯,我也不谈论你的性格好不好呀?      
  5.微软员工在一次生日宴会上缠着乔布斯说微软的平板电脑将如何改变世界,乔布斯回到家就说:去他妈的,让我们告诉他们真正的平板电脑应该是什么样子吧。      
  6.乔布斯陪着家人出去旅游,他后来回忆看到的土耳其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制造产品时,没有一种东西叫土耳其手机,土耳其的年轻人想要的音乐播放器也不会跟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想要的音乐播放器不一样。      
  7.乔布斯评价奥巴马:总统是一个聪明人,但是他一直在向我们解释为什么事情做不成。      
  8.乔布斯说 :“人们总是说一流选手和别人合不来,说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是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和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      
  9.有了钱之后,乔布斯说:我答应过我自己,不会让钱毁了我的生活。      
  10.我最喜欢的他的话: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的书评是什么?回复在下面吧~~分享你的观点,同时赢取论坛币:)
分享无界限,奖励无上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8 14:43:56
如传奇一般存在的人物,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8 14:52:3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8 15:45:24
很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0 08:48:5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