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美国、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工业金属需求地区,2011年,欧洲、美国、中国三地铜铝铅锌基本金属消费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72%、76%、70%,其中中国铜、铝、铅、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5%、43%、44%、43%。这三个地区是全球基本金属的主要消费力量,尤其是中国,近10年来,中国金属消费一直是全球金属消费增长的引擎。
以铜和铝为例:过去10年间,除中国外,其他地区和国家铜的消费量都在减少,欧洲和美国是铜消费量下降的只要地区和国家。期间欧洲净减少105.1万吨、美国净减少122.8万吨。中国是全球铜消费增长的动力源,目前消费量占到全球的41%。10年间消费量净增加502.1万吨,年均增长率12.55%。中国消费了10年间全球矿山增加的产量和其他地区和国家消费的减少量。铝也是这样,过去十年间,由于建筑、电力和交通三大领域消费量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球原铝消费量达到4510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86%,而中国2011年原铝消费量达到1950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4.35倍,而同期除中国外的其他地区原铝消费量增长仅为24%。
图表1:全球铜消费格局

图表2:全球铝消费格局

图表3:全球铅消费格局

图表4:全球锌消费格局

现在,以中国需求为主要拉动力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正在结束高增长期,从1980年-2010年中国的GDP增速为10.05%,2000年以后的十年,中国的GDP增速是10.7%,2007年增长率达到14.3%,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4万亿的强烈刺激下,2010年在10.4%,2011年9.3%,2012年全年GDP的增速为7.8%,根据预测,不考虑政策因素,预计2014年全年GDP增速为7.0%。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减速。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数据显示,全球今年1-8月全球铜市场供应缺口12000吨,而2012年同期供应缺口51.7万吨,主要是由于产量增长。
ICSG最近预计2014年全球精炼铜供应将过剩63.2万吨。ICSG称,受全球经济复苏影响,预计今年全球铜消费量和去年持平,全球2014年铜需求预计增加约4.5%。产量方面,主要受中国产量攀升,明年精炼铜产量预计增加5.5%至2210万吨,其中初级精炼产量预计增加7%,二次精炼产量增加2%。
另外受金融危机期间项目延期投产影响,预计2014年和201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强劲,2014年全球矿山产出预计增加11.4%至1860万吨,超过2013年的1670万吨。
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温和扩张,就业市场情况改善,失业率下降。在近期的美联储12月会议中表示,由于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环境有所改善,美联储决定开始温和削减资产购买速度: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每月购债至750亿美元,较之前的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了100亿美元。并表示,为了实现就业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在资产购买项目结束之后,仍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即只要失业率保持在6.5%上方,就会一直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
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中提出削减购债计划,在时间节点上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普遍预期削减QE会在明年一季度提出,但在削减规模上略低于市场预期。预计在明年三季度前,QE将会有节奏的退出,而在QE退出的压制下,金属价格不会出现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