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53 10
2014-03-15
价值本体与物的价值成反比

价值论具有两大“阵营”:效用价值论与耗费价值论。其中,劳动价值论属于耗费价值论,而财富价值论、有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等,则属于效用价值论。在几乎所有学者看来,这两者是互相对立的。但它们实际上是互相统一的,它们统一于前面“人的生活”的价值本质之中,统一于“人”之中。因为谁都知道,任何一个人要生活,一方面要有具有一定效用的物,另一方面是要获得这些物。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也是本书前面多次强调指出的,它实际上是这里所阐述的价值论的基本思考架构。但许多人并不太了解这个思考架构,尽管它反映的只不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与基本事实。我们可以用中国典故“望梅止渴”来形象说明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架构。“梅”可以止渴,这是梅这种物的效用,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真正获得梅,如果不能获得梅,梅何以止渴呢?不能获得梅而具有止渴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望梅止渴”,经典的空想与幻想(尽管曹操当年曾经用它来解决过士兵们暂时的渴水问题)。它从反面告诉我们,单纯说物的效用,单纯说什么财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望梅止渴而已,更重要更实际的,是如何使我们获得这些效用与财富?这种“获得”的难易程度如何?

“边际效用”对于价值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因为它恰好处于“效用论”与“耗费论”这两个价值论的联系的结合点上。边际效用,即指添加一个单位物质而使人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或者指,最后一单位物质对人所产生的效用程度。而我们知道,物的边际效用程度与物的丰裕程度成反比,即物的丰裕程度越大,它每单位所产生的效用程度就越小。相反,物越稀缺,它每单位所产生的效用程度就越大。而物的丰裕程度又与物生产时所具有的成本耗费程度成反比,即物生产时所耗费的成本越大,物必定越稀缺,相反,所耗费的成本越小,物越丰裕。这样,通过物的“丰裕程度”这一环节,或者通过物的“稀缺性”这一环节,效用论与耗费论统一起来了。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的生活”这个本体之中。

为了说明这里的道理,我们假设维持A人的正常生活需要某物P每天量为100单位(如500大米),那么,当A每天只获得20单位P时,P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当然很大,因为A就是用20单位的P活命的(A依靠20单位P来活命)。此时我们可以说:P所具有的价值很大,因为它对A的生活作用很大。由于生产率提高,A比较容易获得P了(这表现为花费相同的耗费而获得更多的P),此时他每天获得了50单位的P。尽管这离A的正常生活需要还有差距,但至少比以前好了。此时,P对他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反而下降了,P的价值下降了。以后,生产率得到巨大提高,A可以比过去花费更少的耗费而得到更多的P,这次他每天可以得到120单位的P,那么,显然,由于P的数量很多,甚至超过了正常生活所需,所以每单位PA所产生效用很小,其中20单位可以说没有产生效用,白白浪费掉了。此时,物品P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就很小了,多余的部分甚至没有价值可言,因为它不再能对A的生活产生正常作用。

但是,尽管物品丰裕后无论从效用方面还是从耗费方面来说,都只有很小价值了,但我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正是物的这种小价值属性。因为它说明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稀缺了,面对物质财富的巨大丰裕与廉价,人类生活可以更充裕了,生活更好了,价值本体显得更大了。与所谓财富价值论相反,物质财富越是丰裕,其单位价值就越小,因为它的每单位物品财富对人的生活所产生的作用越小,尽管此时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不再作为财富存在(比如,谁也不会把丰裕至无价的空气看作财富)。反过来说,人的生活不再单纯依赖于某一单位的物质财富,即人的生活不再被某一单位的物质财富所“垄断”,因为人还有许多单位的物质财富可供选择与利用。比如,今天我们不会象过去那样,每天只有一小碗饭以维持生活,我们的生命不会再受这一小碗饭所垄断,因为我们还有许多碗饭可供选择与使用,那怕这碗饭不小心倒掉了,我们也不会挨饿。这样,这一小碗饭所具有的价值就不大了。而这正是我们的生活所需要的。

因此,我们在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本体与物的价值成反比。即人的生活水平越高,物的价值越低,反之,物的价值越高,人的生活水平越低。这说明价值本身与物的价值是不同的事情,具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也正是本书一贯强调指出的物品价值最小化的意义所在。伴随着物品价值最小化的,是价值本体的最大化,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化。今天,随着人类物质经济的发展繁荣,人们的观念已经渐渐地从“以物为本”转型为“以人为本”,这种转型需要发展出相应的价值论,而这正是我们所不懈努力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6 22:31:34
    精辟的价值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8 10:03:32
YYSRR 发表于 2014-3-16 22:31
精辟的价值理论。
那是,这个是没人懂的精辟理论。你可能不知,那是你启发出来的思想。
那些人,就是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谈的价值只是物的价值,而不是价值本身。而物的价值要越小越好,而价值本身要越大越好。而他们竟然认为物的价值被创造得越大越好,真是瞎了眼哦。他们是想让米价达到1000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20:34:05
hhj 发表于 2014-3-18 10:03
那是,这个是没人懂的精辟理论。你可能不知,那是你启发出来的思想。
那些人,就是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谈的 ...
而我们知道,物的边际效用程度与物的丰裕程度成反比,即物的丰裕程度越大,它每单位所产生的效用程度就越小。
     哦,hhj 啊,粮食丰收了,你吃不饱了。生产力越落后,粮食产量越少,你吃不点就饱了。这就是你的精屁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22:00:46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4-3-19 20:34
哦,hhj 啊,粮食丰收了,你吃不饱了。生产力越落后,粮食产量越少,你吃不点就饱了。这就是你的精 ...
     当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仍然食不裹腹的时候说明粮食的价值很大很难得,你会觉得难以生存,而你的生存价值就很低的了,尊严扫地。而当粮食以及很多和生活用品容易获得时,你会觉得易于生存,甚至还很容易就获得一部小汽车,觉得倍有面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22:26:15
hhj 发表于 2014-3-18 10:03
那是,这个是没人懂的精辟理论。你可能不知,那是你启发出来的思想。
那些人,就是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谈的 ...
   在代价补偿价值论中已经明确指出,价值是人本性的。当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仍然觉得难以生存的时候,人的生活空间就很狭窄,甚至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的生存价值就小了;而当人们很容易获得丰富的生活空间时,人的生存价值就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