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036 23
2014-04-10

  价格歧视对麦当劳和消费者都是有好处的: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第二杯饮料,麦当劳也多赚了钱,双方都获得了剩余。

   

  亲爱的,既然第二杯半价,那么我们不要冷战了吧

   

  为什么麦当劳愿意以半价出售第二杯饮料?网上有一种解释:“对于麦当劳而言,一杯饮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电、人工和原材料,你在买第一杯的时候已经把这些费用都分担了,后面半价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为边际成本,而这个很低。所以也许第二杯麦当劳从你身上赚的钱更多。”

   

  经济学家许小年反对这种解释:“这是因为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而不是企业的边际成本递减。喝了第一杯之后,不那么渴了,第二杯饮料带来的满足感低于第一杯。”

   

  第一个解释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观思维,但它却是错误的。定价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你在山上捡到一颗市价10万元的钻石,你不会因为获得它的成本很低,就10元钱卖掉它。你仍然会把它卖给出价最高的人。同样,麦当劳不会因为第二杯饮料边际成本低就卖半价,它之所以卖半价,是消费者不肯为第二杯饮料出高价。

   

  麦当劳从消费者喝的第一杯饮料中赚得最多。当然麦当劳不满足于只赚第一杯的钱,对它来说,能多赚一点是一点。但是消费者已经不肯为第二杯饮料付同样多的钱,因此麦当劳采取了差别定价的策略,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歧视”。这个价格歧视对麦当劳和消费者都是有好处的: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第二杯饮料,麦当劳也多赚了钱,双方都获得了剩余。

  

  价格歧视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很多超市里,有会员卡的顾客和没会员卡的顾客,购物的价格不一样,这就是一种价格歧视,人们不会觉得会员享受更低价格有什么不公平。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就是一个中性的词,可以造福多方。

   

  对生产者来说,他们总是希望赚取任何层次的消费者的钱。假定一项产品从10元到100元,都有人愿意消费,但如果定价100元,固然能赚取较高的单位毛利,却会吓跑低价位的消费者;如果定价10元,留住了低价位的消费者,却没有充分赚取到高价位消费者的毛利。在这种情况下,对生产者来说,最佳策略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定价。

  

  如何区分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了。市场中,产生了很多区别不同消费者的办法。比如麦当劳以第二杯来区分消费者、超市以会员卡来区分消费者。在教育领域,常常根据成绩来进行歧视定价。

   

  一位论坛网友说,自己读重点中学时,对那些考分不够、但多花钱就能进重点中学的学生很不满,觉得不公平。但是有一天,他顿悟:学校里那些优于其他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就是用这些学生的钱买的吗?而这些设施是大家都可以享用的,学习好的学生实际上享受了多掏钱的学生带来的好处。

   

  教育领域的歧视定价虽然遭到很多指责,但毕竟还能存在。而在一些国有垄断领域,生产者完全没有歧视定价的权限,却产生了“价格听证会”这种怪胎。企业要涨价,需要有关部门召集一堆人进行价格听证,来确定其涨价是否合理。听证的重点,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见“成本决定价格”的谬误深入人心。

  

  这种根据成本来裁决价格的听证会,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以水价为例,确实有很多低收入的老百姓,不愿意看到水价上涨。但是自来水定价低,耗水量大的富人,如玩高尔夫的人,就会对水价不敏感,这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由于穷人、富人的用水是统一定价的,因此自来水公司不能定价太低,这实际上也就抬高了穷人用水的价格。

  

  相反,如果允许自来水公司歧视定价,自来水公司就既可以从富人那里赚取较高的单位毛利,也可以留住提供较低单位毛利的穷人。至于歧视定价的办法,可以由自来水公司自己去研究。比如很多学者提出的根据用水量进行阶梯定价,也许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当然,是否真的不错,还得生产者自己去判断。

              

这是“上篇”,下篇是:回答麦当劳第二杯半价可以如何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10 16:26:01
在 美国例如McDonlad, KFC, Subway等快餐店 第一杯饮料收费1-2刀,超过一杯后随便喝,喝10杯都不要钱。如果经常吃,就算给 一杯也很难喝下去,因为里面加的水太多了。 这种定价可能在 国内不适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7:46:24
看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8:22:48
很好,很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1 00:59:43
这种问题不用上升到这么多理论。你想多了。简单的成本问题
coke和pepsi的成本比一瓶纯净水成本都要低。第二杯就算是免费都是赚的。美国堂吃所有快餐,都是给个杯子自己到fountain随意接,无非是浓缩液和水以1:5的比例混合。
我来给你算个账:
5加仑(3.8*5公升)的浓缩液只有大约50美金。
以浓缩液和水1:5的比例混合,饮料机能制造5+25=30加仑的可乐。
1加仑=128盎司oz,128*30=3840盎司可乐。
假设我们的水费很贵,算25加仑1美金,再算上一台可乐机一天5美金的电费。
那么3840盎司可乐的成本是50+1+5=56。$ 56/3840=$ 0.01458每盎司。
麦当劳中国的杯子容量分别是大中小22盎司,16盎司,12盎司
为了计算方便统一算一个大杯子的纸杯价格$ 0.02,一个吸管$ 0.01,一个杯子盖$ 0.015
那么大杯成本=0.01458*22+0.02+0.01+0.015=0.3658美金
中杯成本=0.2783美金
小杯成本=0.2200美金
按照现在的汇价算6.3,那么大杯成本=2.3人民币;中杯=1.75;小杯=1.386。而麦当劳的售价呢?大中小分别是10,8.5,6.5人民币。
以上只是我随便算算,因为使用上中国可乐工厂的浓缩液,中国的水费和电费,加上比蔗糖便宜的玉米糖浆,实际成本比这个还要低。所以你觉得呢?买一杯白送两杯,快餐店都是妥妥的赚钱。

当然中国不能搞一杯随便喝,因为根据中国部分人的占便宜心态,绝对自带容器瓶子来接,后果就是分分钟喝夸一家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1 08:55:39
不过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