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地对运行方式和培养结构进行调整,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模式等。尽管这样,近几年仍然出现了这种现象:一方面跨国企业用人难,找不到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针对这种现象,跨国企业采用了与高校联合办学这一模式,使得高校、跨国企业、大学生三方都受益。第一,从高校的角度看,与外企联合办学之后,外企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实习基地,以培养出更加具有实践性的人才;同时外企也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团队,帮助高校完成一些科研项目,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增加了高校的就业率。第二,从跨国企业的角度看,学生在实习期就已熟悉了本企业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这样在他们入职时就大大缩短了对他们的培训时间,使他们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岗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利益。第三,从大学生本身的角度看,在校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假期可到跨国企业实习,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弥补自己的不足。正是这种“三赢”的模式,才被三方所认可,并逐渐普及。采用这种联合办学的模式,在跨国企业与高校共同设置的课程中,跨国企业不可避免的把本国的语言列入必修课程,以便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交流和学习,甚至作为工作日常语言,所以就业人员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文章来源于:中国期刊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