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047 4
2014-05-30

要读懂《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学习《道德情操论》的体会(2)

亚当·斯密生活在封建社会灭亡的时期,或者说生活在个体化生产到社会化生产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成长并将代替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它从批判封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的残余开始,证明它们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形式所代替。”(恩格斯)。在人类生产的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比起封建的形式来说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就表现在人类利用资本,把个体化的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变成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劳动、产品。也就是说,把个体化生产转变成社会化的生产。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研究的就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道德和社会生产的情况。在《道德情操论》中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奴役性的伦理道德,赞扬了新生的资本主义的自由性的伦理道德。在《国富论》中以国富民裕为目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个体化的社会生产,赞扬了新生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的社会生产。

要理解《道德情操论》首先就要理解《国富论》!

《国富论》的主题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每年的全部劳动生产的全部物品即产品!以及用这些物品从外国购买进来的物品。可见,国民财富的性质就是它们的物质性!产品性!国民财富增加的原因就是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是由于生产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分工引起的,第一,由于分工的扩大,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就增加了,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增加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也就提高了。第二,分工的扩大需要交换的产品就越来越多,交换的发展又推动了分工的扩大,因此,每个人都变成商人,社会就变成商业社会。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参加有用性劳动的人数,这个人数都和推动劳动的资本量的大小和用途成比例。社会资财“希望从以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全社会的资财或者国民财富就包括三部分:一,留供目前消费的,其特性是不提供收入或利润。二,固定资本。三,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包括:机器和工具;可带来利润的建筑物;土壤改良费;知识才能。流动资本包括:货币、食品、材料、制成品。由此可见,资本就是资财!资财是物质的产品,因此,资本就是物质的产品!

由资本带来的收入,工资、利润、地租,是不是资财?是不是物质的产品呢?因为,资本、工资、利润、地租、利息、赋税等等,是用货币表示的,那么,货币是不是资财?是不是物质的产品呢?

在第一篇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中,亚当·斯密说:为了交换“随时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在他想来,拿去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不会见拒绝。”这种物品作为商业上的通用媒介,曾经用牛、贝壳、盐、皮革、烟草、砂糖、铁钉等,最后就是金银。这些东西就是货币!可见货币直接就是物质的产品!金银作为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尺度,“银价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有时虽有很大变动,但就一年一年来说,却很少有很大变动,往往在五十年或一百年内,具有相同或大约相同的价值。”由于银价很少变动,所以,商品的交换价格也就很少变动!银价是这样,代表银价的纸币也是这样!正是这种稳定的物价导致了国富民裕!

在第二篇第二章中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亚当·斯密说:“货币虽为流动资本的一部分,但就它对社会收入的影响说,它和固定资本是很相象的。”“社会的全部收入,虽赖货币能经常分配给社会各成员,但货币不是社会收入的一部分。货币只是货物借以流通的轮毂,而和它所流通的货物大不相同。构成社会收入的只是货物,而不是流通货物的轮毂。计算社会总收入或纯收入时,必须从每年流通的全部货币与全部货物中,减去货币的全部价值,一个铜板也不能算在里面。”“我们说一定数额货币,意思不仅指这数额货币内含的金块,内中还暗指这一数额货币所能换得的货物,所以,在这场合,这数额货币所表示的财富或收入,决不能同时等于这两种价值,却只能等于二者之一。但与其说等于前者,无宁说等于后者;与其说等于货币,无宁说等于货币所值。”由此可见:“构成他的收入的,是这种购买力或消费力,而不是含有这种力量的金块。”

综上所述,在《国富论》中,资本就是资财,就是国民财富,就是物质的财富!由资本带来的收入也就是资财,就是物质财富!作为交换的媒介或者流通的手段——货币,也是资财,也是物质财富!正是因为这个根本的原因,社会的生产就是物质的生产或者产品的生产!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商品交换就是物质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就是自由平等的等价物的交换!所以,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才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的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道德情操论证!

我说,资产阶级和政治经济学家背叛了亚当·斯密,就是把资本及其收入不是理解为物质的财富,而是理解为价值的财富,就是把亚当·斯密在个体化生产阶段得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应用到社会化生产阶段借以掩盖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阶级的矛盾!妄图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来解决社会化生产阶段出现的一切矛盾!并以此欺骗全世界已经处于社会化生产阶段的无产阶级!多么地无耻!并以此卑劣的伎俩丑化亚当·斯密,并反对他的学生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

劳动者2014年5月30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31 09:45:32
你天天看书哈  昨天那个发帖的是你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15:28:14
难得原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17:03:47
好厉害呀呀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4 09:10:00
亚当斯密写了2本重要的著作,一本是《国富论》,书中推崇利己,另一本是《道德情操论》论述美德,总结了西方文明的三种美德,分别是利己,克己和利他,他推崇克己(合宜),合宜的终极完美是正义,即不伤害他人。熊彼特将亚当斯密在两本书中推崇利己和克己的矛盾称为“亚当斯密问题”。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论述了三种美德,以及在《国富论》中论述的利己,亚当斯密想要表达的是在不伤害他人基础上的利己可以促进社会财富最大化。


参见帖子《博弈论与共享经济——囚徒困境与配对理论分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24944-1-1.html
目标与哲学---论《道德情操论》与《中庸》(1)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03152-1-1.html
目标与哲学---论《道德情操论》与《中庸》(2)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03157-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