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953 7
2014-06-02

    萨翁《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提到“古典分析都是围绕萨伊的市场定律展开的。这一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提出。他宣称,从本质上说,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供给自动创造对其自身的需求’”。[1]

    对于萨伊定律理解,敝人认为:

      1、供给确确实实创造了需求,并且创造出来的需求在总量上恒等于供给,供给产量越大,创造的需求越多。在供给生产过程中,厂商对要素的采购、利润的回报是供给创造需求最直观的经济现象。

      2、供给创造的需求不一定是有效需求。根据需求的预算支出流向,供给创造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投机三大类,其中消费和投资属于有效需求,而投机是不增加供给的逐利活动,既不属于消费,也不属于投资,是居民支出的第三种选择,不是有效需求。

      3、有效需求=供给所创造的需求-投机,又可表述为: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在供需交换中,市场出清的条件是:供给=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因此,若投机>0,生产过剩;若投机<0则生产不足,只有在投机=0时,供需在总量上均衡。

    萨伊市场定律仅仅反映了供需循环的一部,在实际的供需循环中,欲需求必先供给,欲供求必先需求,每个参与其中的主体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即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因此,供给“创造”了需求,需求也同样“创造”供给,需求和供求就是在相因相生中循环。

图2.png


    如图所示,图左的要素收入针对于居民而言,居民要素的供给“创造”了产品的需求,要素需求转化为要素收入,图右的产品收入针对厂商而言,产品的供给“创造”了要素需求,产品需求转化为产品收入,图中的注入和漏出系相对于投机而言,若投机>0,货币漏出,若投机<0,则货币注入。

    从居民角度分析,产品需求=要素收入-投机。

    从厂商角度分析,要素需求=产品收入-投机。(厂商的逐利方式有二:一是投资,二是投机,在其取得产品收入后,若供给生产现期、预期的利润率低于投机收益,那些原本计划用于雇佣劳动的、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资金也会向投机漏出;反之,当供给生产现期、预期的收益高于投机,投机资金则注入供给生产)。



[1]保罗.萨缪尔森 2012年 《宏观经济学》 第19版 萧琛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317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 10:40:26
“修正”,话有点说大了,非常惶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10:52:06
用不着修正
因为他说的条件是自由竞争,与现在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10:54:43
投机,既不属于消费也不属于投资的逐利行为,不是一种有效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3 00:24:24
先理解萨伊定律的前提条件再忙着“修正”也不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4 03:18:45
ding
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