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961 2
2004-11-08

这篇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式的改革,很有启发

内容简介:

制度不可能简单复制。渐进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相关配套改革,否则,改革走回头或陷入停顿就是常见现象。渐进式改革进化博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换位博弈、相随策略的重复博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博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博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行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演进为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反复博弈 相随策略战略分布 改革成本

现代主流经济学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作为既有条件,对如何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不予讨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恰恰是对主流经济学“既有条件”的探索。令世界惊异的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尝试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以模型化的方式对于渐进式改革能够持续深入的过程作出解释。我们还将探讨渐进式改革模式从经济领域导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本文另一作者为蔡增正教授。

作 者 简 介

唐 杰 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曾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蔡增正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经济学博士、助教授

现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曾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文章中有图形,所以如需下载全文,可到http://www.xmk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3&ID=3607&page=1下载WORD版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1-9 00:03:00

我查了一下,此文发表于《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4期。下面稍作点评,希望不要惹起不快。^_^

1、作者声称使用了演化博弈模型(很遗憾,原文作者将博弈的博写成了“搏”),但是文章并未使用严密的模型,倒像是套了一堆术语。

2、我对演化博弈的方法论基础赶到怀疑,这可能跟我自己崇尚新古典有关。试看原文如此说:“假定二、搏弈各方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搏弈参与者的有限理性程度又是相同的,搏弈参与者均能独立计算成本收益关系,不存在更聪明一方欺骗另一方接受搏弈条件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搏弈一方强制另一方接受搏弈条件的可能性”——能够独立计算未来行动的成本收益,即具有完全的预期能力,何来“有限理性”?分明是完全理性麻。用这种假设,跟不完全契约理论受到的猛烈批评一样,难以自圆其说。感兴趣的看看RES1999专辑便知。

3、文章后面说要对政府权利进行监督,但是我从模型中推不出这个结论。有点牵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9 08:22:00

感谢楼上的评论.

我也初步看了这篇文章, 关于演化博弈理论在文中是如何使用的,还未找到. 我想,世上本没有绝对的真理,学者的研究也是这样, 欢迎你这样诚恳的批评.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