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坚持国有控股,还是坚持国有企业民营化?这个问题在社会上争论了很久,但是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假设,正是没有考虑这个前提条件,使得所有的争论显的混乱不堪。当然,天然垄断的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的行业等,这种行业国家控股是必然的,至于其它的行业?首先要解决下面这个基本性的问题:
就是人性的善恶问题。
如果坚持人性本善,就应该坚持国有化为主,同时,加以适当的监督,这样的运行成本最低,同时效率比较高。但是目前的中国似乎不看好这种观点。国际的主流思想似乎也不是这种观点,似乎在我国的两千多年的王权社会就是坚持这种观点。
如果坚持人性本恶,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让企业家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不过,在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民营化这一过程前,我们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忘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以人性本善来设计的,它的特点是轻外部监督重自我批评,而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过程是由政治体制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先解决好政治体制的问题,权力拥有者就会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简单的讲,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有人认为在中国通过严刑峻法就可以阻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不要简单的认为我国的法律不够严厉,刑法规定贪污十万元以上就可以判死刑的,难道这种法律还不够严酷?
所以如果要坚持国有企业民营化,首先就要以人性本恶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人性本恶为基础来重新设计我国的政治体制。就要把由以人性本善为基础来设计的轻外部监督重自我批评的监督模式改为以外部监督为主,以个人的自我批评为辅的监督模式。
如果先国有企业民营化,然后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那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必然的现象。当然,这种预测是以人性本恶为基础所作出的一种假设。
所以,中国的改革要如何走,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我认为都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人性的善恶问题,因为他决定着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合理而且良好稳定的政治制度。忽视这个问题,我认为说的轻一点,是拿国家的利益开玩笑,重一点,有可能会是历史的罪人。
顺便提一下,国家对公共教育的投入要加大,在此基础上,应该鼓励私立教育的发展,国家主要是在制度上对私立教育进行规范,使我国的教育大力发展而不混乱。至于认为人才过剩的言论,我是不同意的。因为任何改革要想成功,都需要强大的民意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