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的帖子现在很难找到,希望同学们珍惜,可能很快会被删除。
我们的科学在地震面前是失去算命能力的,但是地震的损失的确可怕。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政治和科学在这方面应该建立某种和谐的秩序。我们宁愿在地震预防上错一万次,也不愿放过一次!
=======================
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成功平息地震误传事件 
2008年05月09日 来源:省地震局
  5月3日晚8时,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接到群众咨询电话,求证 “马尔康县梭磨乡马塘村将要发生大地震,村干部劝村民搬到户外居住”的传言是否属实。接到咨询电话后,阿坝州防震减灾局立即要求马尔康县防震减灾局采取措施,查找谣传来源,进行辟谣,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谣传进一步扩大。接到情况通报后,马尔康县防震减灾局立即联系事发地梭磨乡人民,通报相关情况。乡人民迅速着手查找谣传来源,经查,此次谣传的发生是由于马尔康县在传达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村干部将“地质灾害”误听为“地震灾害”而造成
 在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及时进行情况说明和乡、村干部的主动解释下,解除了村民的恐慌情绪,当地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了正常。
[此贴子已经被wesker1999于2008-5-14 8:54:36编辑过]



这种人就是站着瞎说也不害怕?
我就试问你一下,全中国每年到底发生多少次地震, 尤其是四川那些地区. 那里本身就是位于地震活跃代.
要是每次地震,不管一级. 两级三级你都发出这样预报. 估计那些地区干脆就不要住人好了.
另外,时间误差是3天. 而且都没有给出什么时间是地震? 可能是5天 10天, 20 天 30天. 你哪里知道是什么时候. 最早时间是在3号.另外强度,准确地点, 振幅等等都没有说准?
或者他可能是检测到一次2级 3级地震? 那难道也要所有人都逃吗? 3级的地震大概就是,你想想一辆5吨的卡车在你身边开过那种震荡.
这对于预测而言,根本就不可信.
我三天之前告诉你,今天会有地震?? 结果没有发生. 之后你自己反映会是怎么样? 好了3天之后地震才发生了? 你又怎么反映.
再一次普及一下常识, 是关于这种级别的地震. 一般是属于浅层地震,但是也是位于地壳以下15公里以上. 而目前人类最大的钻探深度也就是12公里.再往下,地壳浅层以下至地幔上部目前都只能猜测是什么物质,或者采取人工震源的方式去估计运动规律,组成物质,但是连精确运动规律都没有办法掌握.
在这种技术条件下,根本不能够准确的预测. 或者可以估算,但是这个时间误差可能非常非常的大,要是能准确到5年内,已经是很精确了,但是详细地点,强度这些都根本没有办法掌握.
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 你把两个强度不均匀,压在一起. 之后我要你准确算出,两块石头之间拿一毫米的位置会,哪一秒有碎快产生.我保证就算1000个材料力学,土力学这些专业的专家都没有办法算出哪里会先碎快产生. 之后我又要那1000个人再算下一次.同一个人就能保证正确了吗?
而至于那些动物异常现象,云彩异常现象? 例如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就有很多了. 有FLOW NET方面知识的学生就应该知道,比如一些开挖,降水.还有地下水的阶段变化,地质变动等等都有可能. 云彩异常,动物异常就更加多了.难道每一次这些现象发生,都通报地震警报????
有方面知识的学生应该很好理解原因. 不是这些专业的,例如LZ这种,我也没有这能力给他解释.
我就算试问你各位一句,要是有环境专业的学生,发现动物异常? 你难道就认为是地震? 要是地质,环境,土木方面的学生,发现水位异常就认为是地震?
就算现在说,这次地震前,有动物异常?难道你就能够70%肯定是肯定和这次地震有关?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我不懂生态学,不好敢说.
但是要是说地下水位变动异常,就说是地震? 我这个土木和矿业的学生都不会这么说.估计读环境专业,地质专业,水利方面专业的学生也不敢这样说.
还有要是按照楼主所说的,错1万次,也别放过一次.那样大家估计就全睡马路好了.
另外,日本的地震预报系统好象就没有准确预测过, 加拿大和美国那个预报系统也好象就准过一次.
另外一个就是,最近几年,都有专家称,旧金山地区可能会发生一次规模很大的地震? 可是详细的大家都没有办法说,要是这种情况下面.

不了解防震的知识和经验就别瞎说。
一、“群测群防”在唐山地震后列为国策,后来被废,不依靠业余专家和百姓的经验了。孙中山的秘书的儿子已经为这事与中国地震局干了好几次仗,他前年就指出这次大地震即将发生。还有个业余专家的检测设备都被美国引进了,可是我国就是不重视。你自己去查有关资料。
二、这次四川政府辟谣的真正的理由就北京要开奥运,因为政治问题而忽视百姓生命问题。不过这个资料你已经查不到了,那些网上资料不是四川省有能力封的。
三、那年萨斯也是北京开大会而被压抑,同样是因为政治问题而忽视百姓生命问题。
…………
我小时候预防地震一个多月,生产照样进行,什么预防损失同样大?楼上太天真了!

好在这次地震中心偏了一点,不在重庆,不在成都。
一个地方真的有大地震来临时,多数会有很明显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在局外人可能感觉不明显,但是当地人感觉一定很明显。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应该相信当地人的这种感觉,这是唯一的最好办法,这就是“群测群防”的内涵。
既然专家承认不可预测地震,他们又凭什么来辟谣?这不是明显地在忽悠百姓吗?

你小时防震一个月月生产照样进行? 那就根本不叫防震. 拜托? 要是真的地震预防,所有人都必须要撤离. 厂房,学校这些全都要清空的?
我倒是想看看一边防震一边生产钢铁是什么样子? 一边防震一边在施工是什么样子的? 不好意思,我这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是收到这样警报,不管什么类型危险警报和信号. 我第一个事情就是把所有人都要撤离,设备全都关闭. 这是我们工程学生对于这种危机管理的方式. 就像要是预测10天之后台风要来了. 我甚至要把所有有危险设备,比如起重机都要拆.
这才是叫预防? 我倒是想看看我门伟大的曹国其 怎么在没有任何设备,电力系统等等情况下把一个7层的房子建起来.我倒是真想学学.甚至一年给你200万 300万请你当我们顾问好了.
要是出了地震预报,你还敢开煤气? 你还敢用电脑. 你还敢在这里上网?
他前年就指出地震发生? 但是准确时间,地点,强度, 能说得出来吗?
还有你那时候防震一个多月,最后震了吗?是拿一次?? 把资料都拿出来.
还有他的设备被美国买走了? 可是怎么美国自己也预测不了自己的旧金山什么时候再震一次.
这样的说话根本就是不负责任,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负责.
要是灾难警报来了你还居然继续生产继续进行,这才是叫对人命的蔑视.
不需要多了,我就要你老人家在有地震警报时候给我钉个书架好了,站在个煤炉面前给我煮锅粥好了. 希望你地震真的来的时候,别被锤子打到,别被烫到.
不指望你去修房子,采矿,运输,操作机床了.
你这种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甚至是常识的人,还是别出来丢人.
更别把你以前小时候那个荒唐年代的事情拿来说. 那个时代还用土高炉炼钢铁呢?
也是群策群炼啊. 你用种给我用那些钢铁去建个房子,修轮船,做汽车~~~~~~~~~~.

吵下去也没有意思,因为你这种根本没有相关常识的人,和你说来也没有用.
就像我现在说日本,这几天墨尔本的冬天特别暖,所以未来4天会发生一次一级强度的地震,原因是因为海流的作用.我明显是吓说的,但是这本身就是有可能发生. 之后我过几天冷了之后又暖. 之后我又可以说日本未来10天可能会有一次2级的地震. 很可能又被我撞对了.
要是你真的那么有信心的话,有种就大家拿着相关论文去日本地震研究中心,新西兰地震研究中心去PK一下.
就关于地震预测方面方法的论文好了.
科学方面是像你这种随便乱说就可以的,拜托. 经济学入门堪低.不代表自然科学是这个样子.
当然,你这种人,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也很正常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4 3:37:17编辑过]




准不准是一回事,表明能力问题,咱们无话可说,毕竟对于地震的预测难度是相当大。
网上盛传的那些所谓的征兆,没有引起地震学家的重视,我可以理解,因为那些征兆并不是引起地震的充要条件。
但是我就感觉很奇怪了,这么强的地震,范围还这么广,怎么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感觉呢?
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已经有很多地方检测到地震到来之前的种种迹象,不信可以再看看凤凰卫视之前的一个纪录片。
所以地震难预测是真的,但是一点都不能预测那是假的,尤其是对这么大强度、这么大范围的地震来说。


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已经有很多地方检测到地震到来之前的种种迹象,不信可以再看看凤凰卫视之前的一个纪录片。
所以地震难预测是真的,但是一点都不能预测那是假的,尤其是对这么大强度、这么大范围的地震来说。
别再猜想了。
当灾难发生之后,人都想为这个事情找一个负责的人(或者集体)。
你回头看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是先知先觉的。


别再猜想了。
当灾难发生之后,人都想为这个事情找一个负责的人(或者集体)。~~~~~~~~~~根本目的是为了以后减少损失。
你回头看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是先知先觉的。
如果应该有人负责,却没负责,以后就更玩完。

你小时防震一个月月生产照样进行? 那就根本不叫防震. 拜托? 要是真的地震预防,所有人都必须要撤离. 厂房,学校这些全都要清空的?
我倒是想看看一边防震一边生产钢铁是什么样子? 一边防震一边在施工是什么样子的? 不好意思,我这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是收到这样警报,不管什么类型危险警报和信号. 我第一个事情就是把所有人都要撤离,设备全都关闭. 这是我们工程学生对于这种危机管理的方式. 就像要是预测10天之后台风要来了. 我甚至要把所有有危险设备,比如起重机都要拆.
这才是叫预防? 我倒是想看看我门伟大的曹国其 怎么在没有任何设备,电力系统等等情况下把一个7层的房子建起来.我倒是真想学学.甚至一年给你200万 300万请你当我们顾问好了.
要是出了地震预报,你还敢开煤气? 你还敢用电脑. 你还敢在这里上网?
他前年就指出地震发生? 但是准确时间,地点,强度, 能说得出来吗?
还有你那时候防震一个多月,最后震了吗?是拿一次?? 把资料都拿出来.
还有他的设备被美国买走了? 可是怎么美国自己也预测不了自己的旧金山什么时候再震一次.
这样的说话根本就是不负责任,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负责.
要是灾难警报来了你还居然继续生产继续进行,这才是叫对人命的蔑视.
不需要多了,我就要你老人家在有地震警报时候给我钉个书架好了,站在个煤炉面前给我煮锅粥好了. 希望你地震真的来的时候,别被锤子打到,别被烫到.
不指望你去修房子,采矿,运输,操作机床了.
你这种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甚至是常识的人,还是别出来丢人.
更别把你以前小时候那个荒唐年代的事情拿来说. 那个时代还用土高炉炼钢铁呢?
也是群策群炼啊. 你用种给我用那些钢铁去建个房子,修轮船,做汽车~~~~~~~~~~.
嘿嘿,我们都不是这方面专家,最多只是实践者。其实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信赖的专家,当然你会相信,相信他们测不准的说辞。
我觉得做学问的人得有自己的脑子,人云亦云是做不好学问的。既然我国地震专家总是说测不准,那么他们有凭什么一次又一次辟谣?唐山地震是在他们辟谣下压抑了百姓自觉的防震的行为?这次又是这样。
至于防震,我还是那句话,你没有经验就别乱说。防震不等于躲震,防震只是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加强人们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物质准备,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和应急自救能力等等。比如通过防震我们可以将部分危房作为重点防治对象。这些损失不大,但是我们确实防治了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的因数。这就好比防火,你能说因为防火影响生产吗?当然你别指望防火工作不消耗一定物力和人力。火灾同样测不准,我们要防火?我们得明确这些防震防火的消耗是必须,这绝不构成我们政府“辟谣”的理由。
记得三峡某地曾经有这样一件事,百姓凭经验知道可能会山崩,当地政府没有依照“测不准”的地震科学来辟谣,而是组织村民撤离。结果整个村子在半夜被压了,只死亡一人。四的那个人是个不信邪的,坚决不撤离的人。
我国的地震灾害很少没有不与政府“辟谣”相关,这是事实。我还是那句话,既然明知地震测不准,地震局有凭什么辟谣?



4楼的
我查了下资料,震中是7度设防区,而不是所谓的“地震常发区”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震的资料,你也好好看看,要注意,结构设计上的“抗震设防等级”和国家预报的“7.8级”地震的概念不同!!!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
【全球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0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0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假设一弹性体,如岩石,受到打击,会产生两类弹性波从源向外传播。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水质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你小时防震一个月月生产照样进行? 那就根本不叫防震. 拜托? 要是真的地震预防,所有人都必须要撤离. 厂房,学校这些全都要清空的?
我倒是想看看一边防震一边生产钢铁是什么样子? 一边防震一边在施工是什么样子的? 不好意思,我这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是收到这样警报,不管什么类型危险警报和信号. 我第一个事情就是把所有人都要撤离,设备全都关闭. 这是我们工程学生对于这种危机管理的方式. 就像要是预测10天之后台风要来了. 我甚至要把所有有危险设备,比如起重机都要拆.
这才是叫预防? 我倒是想看看我门伟大的曹国其 怎么在没有任何设备,电力系统等等情况下把一个7层的房子建起来.我倒是真想学学.甚至一年给你200万 300万请你当我们顾问好了.
要是出了地震预报,你还敢开煤气? 你还敢用电脑. 你还敢在这里上网?
他前年就指出地震发生? 但是准确时间,地点,强度, 能说得出来吗?
还有你那时候防震一个多月,最后震了吗?是拿一次?? 把资料都拿出来.
还有他的设备被美国买走了? 可是怎么美国自己也预测不了自己的旧金山什么时候再震一次.
这样的说话根本就是不负责任,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负责.
要是灾难警报来了你还居然继续生产继续进行,这才是叫对人命的蔑视.
不需要多了,我就要你老人家在有地震警报时候给我钉个书架好了,站在个煤炉面前给我煮锅粥好了. 希望你地震真的来的时候,别被锤子打到,别被烫到.
不指望你去修房子,采矿,运输,操作机床了.
你这种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甚至是常识的人,还是别出来丢人.
更别把你以前小时候那个荒唐年代的事情拿来说. 那个时代还用土高炉炼钢铁呢?
也是群策群炼啊. 你用种给我用那些钢铁去建个房子,修轮船,做汽车~~~~~~~~~~.
作为一个地震的亲历者,我告诉你什么叫预防,预防并不是大家都呆在空旷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预防是要告诉你当地震发生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当时就很警觉,睡觉时离门很近,知道如果地震来临,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你看过唐山的记录片了吗,青龙镇为什么能躲过浩劫,当地震发生时,矿井里还有很多人在劳动,但为什么能避免伤亡??是组织有序,是预防得当,是在地震未发生时加固建筑,不管地震什么时候发生,都有能力和警觉去应对!
你有资格说别人吗?

作为一个地震的亲历者,我告诉你什么叫预防,预防并不是大家都呆在空旷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预防是要告诉你当地震发生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我们当时就很警觉,睡觉时离门很近,知道如果地震来临,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你看过唐山的记录片了吗,青龙镇为什么能躲过浩劫,当地震发生时,矿井里还有很多人在劳动,但为什么能避免伤亡??是组织有序,是预防得当,是在地震未发生时加固建筑,不管地震什么时候发生,都有能力和警觉去应对!
你有资格说别人吗?
要是真的发生了7级地震,甚至8级地震?
矿井里面的人能套出来吗? 比如一个100米深的矿井?地震本身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一分钟左右.
地震未发生时候就去加固建筑? 我问你什么去加固?
一个原本设计抗震强度6级的建筑,根本就不可能说平常加固去到抗震8级的,除非把建筑的基础重做一次,或者做土层固结.这些是结构工程方面的常识.
还有,别拿30年前的生产能力和今天比较.

要是真的发生了7级地震,甚至8级地震?
矿井里面的人能套出来吗? 比如一个100米深的矿井?地震本身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一分钟左右.
地震未发生时候就去加固建筑? 我问你什么去加固?
一个原本设计抗震强度6级的建筑,根本就不可能说平常加固去到抗震8级的,除非把建筑的基础重做一次,或者做土层固结.这些是结构工程方面的常识.
还有,别拿30年前的生产能力和今天比较.
首先,拜托你看清楚我说的好不好,唐山地震7.8级,河北青龙县县城距唐山仅115公里,你说青龙县的情况如何,而且从矿井中逃生是事实,去看看纪录片好不好!!
再次,对于加固难道就不可以排除事故的隐患,危机管理中的海恩法则是很有效地一个工具,建议你了解一下。
最后,我承认我对地震方面不了解,你若耐心给我讲讲结构工程的理论,我可以接受,但不要动不动就常识常识,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常识。而且你常识这个思想在某些情况下会害死人的,半调子的学问在卖弄什么常识!
还有,你最后一句话让人费解,什么30年前的生产能力和现在对比,请你明说,我里面涉及比较了吗?
综上,谁也没说地震预报可以精确到某时某刻某地,也没说天灾可以避免,更没说谁该为灾难负绝对的责任。我只是说,当一场灾难结束后,我们应该反思,不应当简单将其归结为天灾,然后转身该干嘛干嘛。请问哪些在废墟中的亡灵,能再站起来吗?请问那么大的经济损失能弥补过来吗?请问当下一次灾难发生,我们能有效地减少伤亡和损失吗?
我实在不懂有些人一遍又一遍强调地震不可预报,我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也不在乎它对不对,但我想知道你们想表达什么,你们的意见有建议性吗?

要是了解 结构方面的知识,你自己买本结构力学的书去好好的看就好了.
就像要在一个浅矿开采,那样要套出来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但是要是一个深矿开采呢? 你还保证能够逃出来吗? 比如深到100米,150米,这种情况下一两分钟根本不可能套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矿井设计时候我们都要加上逃生
另外一个,你单纯去用距离多少多少公里,根本不能够代表地震所真正达到的强度和造成的破坏的. 因为这里面 地震波的传导,在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传导根本不一样.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你高中时候读WAVE的知识.
至于就像地震准确预测.为什么不可能. 首先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完善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尤其我们根本不知道深层地质是什么样子,准确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样.你叫我怎么预测啊.
我之前设计一个400万立方米级别的水坝时候. 我考虑的也只能够是最危险的情况下,对于周围地质环境,地形结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塌.要是安全不达标准,我就需要进行地质改造
至于你叫我计算什么时候会有这个最危险的情况, 出现这个最危险情况了. 周围的地质结构什么时候会FAIL,周围山波什么时候会发生滑波.就是这种和地震相比是小CASE的技术,我们目前都没有办法准确计算到 DAY.
唯一我们能做的就是去保证我们结构在最坏的情况下不会FAIL.
至于为什么我最后说你对一般建筑加固根本是豪无作用的,因为地震本身影响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主要的承重结构. 基础加固的难度有多少,需要时间有多长,你自己去问一下. 至于 上盖结构,除非我把里面所有东西搬出来,之后对根本结构进行改造,否则加固根本是没有效果的.难道你以为加固就是临时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
当然,某些危机时候是用到的,比如一些时候一个桥面的DESIGN LINVE LOADING LIMIT 是10吨的时候,但是我需要在上面运输15吨的机械时候,我会进行基本的临时加固. 假如真的发生地震的时候.这种加固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的
这个法则我在建STONE CUTTER BRIDGE时候我就已经详细了解过,并且我们整套桥梁检测系统都利用到这个法则.但是这是基于每一次小事故或者突法现象的详细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的. 比如说桥上面发生了一次车祸,对于结构有没有影响,发生火灾之后检测桥梁结构会不会有改变. 我们每一个桥构件,CABLE这些安装之后,就立刻重新测量,之后根据新的数据修正整套系统.
但是和你说的临时加固根本TMD不是一回事.
在你根本没有任何结构和地质方面知识时候,你去谈这个法则在这方面的应用根本就是放屁.
而且根本就是你们这种没有任何这方面专业知识的白痴去提出这些毫无建设性的观点去浪费我们时间.
要是你想提出建设性观点,先去读完一个地质,土木,地球物理方面的学位再去谈这些事情. 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当初提出这些观点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

要是了解 结构方面的知识,你自己买本结构力学的书去好好的看就好了.
就像要在一个浅矿开采,那样要套出来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但是要是一个深矿开采呢? 你还保证能够逃出来吗? 比如深到100米,150米,这种情况下一两分钟根本不可能套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矿井设计时候我们都要加上逃生
另外一个,你单纯去用距离多少多少公里,根本不能够代表地震所真正达到的强度和造成的破坏的. 因为这里面 地震波的传导,在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传导根本不一样.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你高中时候读WAVE的知识.
至于就像地震准确预测.为什么不可能. 首先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完善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尤其我们根本不知道深层地质是什么样子,准确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样.你叫我怎么预测啊.
我之前设计一个400万立方米级别的水坝时候. 我考虑的也只能够是最危险的情况下,对于周围地质环境,地形结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塌.要是安全不达标准,我就需要进行地质改造
至于你叫我计算什么时候会有这个最危险的情况, 出现这个最危险情况了. 周围的地质结构什么时候会FAIL,周围山波什么时候会发生滑波.就是这种和地震相比是小CASE的技术,我们目前都没有办法准确计算到 DAY.
唯一我们能做的就是去保证我们结构在最坏的情况下不会FAIL.
至于为什么我最后说你对一般建筑加固根本是豪无作用的,因为地震本身影响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主要的承重结构. 基础加固的难度有多少,需要时间有多长,你自己去问一下. 至于 上盖结构,除非我把里面所有东西搬出来,之后对根本结构进行改造,否则加固根本是没有效果的.难道你以为加固就是临时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
当然,某些危机时候是用到的,比如一些时候一个桥面的DESIGN LINVE LOADING LIMIT 是10吨的时候,但是我需要在上面运输15吨的机械时候,我会进行基本的临时加固. 假如真的发生地震的时候.这种加固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的
这个法则我在建STONE CUTTER BRIDGE时候我就已经详细了解过,并且我们整套桥梁检测系统都利用到这个法则.但是这是基于每一次小事故或者突法现象的详细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的. 比如说桥上面发生了一次车祸,对于结构有没有影响,发生火灾之后检测桥梁结构会不会有改变. 我们每一个桥构件,CABLE这些安装之后,就立刻重新测量,之后根据新的数据修正整套系统.
但是和你说的临时加固根本TMD不是一回事.
在你根本没有任何结构和地质方面知识时候,你去谈这个法则在这方面的应用根本就是放屁.
而且根本就是你们这种没有任何这方面专业知识的白痴去提出这些毫无建设性的观点去浪费我们时间.
要是你想提出建设性观点,先去读完一个地质,土木,地球物理方面的学位再去谈这些事情. 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当初提出这些观点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
据说地震时地下建筑最安全,这是你想不到的吧。知识的局限啊

要是了解 结构方面的知识,你自己买本结构力学的书去好好的看就好了.
就像要在一个浅矿开采,那样要套出来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但是要是一个深矿开采呢? 你还保证能够逃出来吗? 比如深到100米,150米,这种情况下一两分钟根本不可能套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矿井设计时候我们都要加上逃生
另外一个,你单纯去用距离多少多少公里,根本不能够代表地震所真正达到的强度和造成的破坏的. 因为这里面 地震波的传导,在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传导根本不一样.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你高中时候读WAVE的知识.
至于就像地震准确预测.为什么不可能. 首先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完善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尤其我们根本不知道深层地质是什么样子,准确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样.你叫我怎么预测啊.
我之前设计一个400万立方米级别的水坝时候. 我考虑的也只能够是最危险的情况下,对于周围地质环境,地形结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塌.要是安全不达标准,我就需要进行地质改造
至于你叫我计算什么时候会有这个最危险的情况, 出现这个最危险情况了. 周围的地质结构什么时候会FAIL,周围山波什么时候会发生滑波.就是这种和地震相比是小CASE的技术,我们目前都没有办法准确计算到 DAY.
唯一我们能做的就是去保证我们结构在最坏的情况下不会FAIL.
至于为什么我最后说你对一般建筑加固根本是豪无作用的,因为地震本身影响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主要的承重结构. 基础加固的难度有多少,需要时间有多长,你自己去问一下. 至于 上盖结构,除非我把里面所有东西搬出来,之后对根本结构进行改造,否则加固根本是没有效果的.难道你以为加固就是临时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
当然,某些危机时候是用到的,比如一些时候一个桥面的DESIGN LINVE LOADING LIMIT 是10吨的时候,但是我需要在上面运输15吨的机械时候,我会进行基本的临时加固. 假如真的发生地震的时候.这种加固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的
这个法则我在建STONE CUTTER BRIDGE时候我就已经详细了解过,并且我们整套桥梁检测系统都利用到这个法则.但是这是基于每一次小事故或者突法现象的详细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的. 比如说桥上面发生了一次车祸,对于结构有没有影响,发生火灾之后检测桥梁结构会不会有改变. 我们每一个桥构件,CABLE这些安装之后,就立刻重新测量,之后根据新的数据修正整套系统.
但是和你说的临时加固根本TMD不是一回事.
在你根本没有任何结构和地质方面知识时候,你去谈这个法则在这方面的应用根本就是放屁.
而且根本就是你们这种没有任何这方面专业知识的白痴去提出这些毫无建设性的观点去浪费我们时间.
要是你想提出建设性观点,先去读完一个地质,土木,地球物理方面的学位再去谈这些事情. 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当初提出这些观点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
我不是和你过不去,但是你的回复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而且秽语伤人,实在可笑!我不能不再次回复。
第一,你一直否认青龙县的“奇迹”(从某种程度讲也算奇迹吧),我不知道你的否认有多少依据,你难道认为那只是一个极端的偶然,没有任何人力的干预?我只是告诉你要摆正心态,去了解那段历史。
第二,对于你根据你的知识结构描述的东西,里面可用信息极端有限且和我所讨论的的内容相关度不大,你作为一个或许受过工程方面训练和教育的人,我不懂为何你的表述能力,思维逻辑和看问题角度会如此不堪。
我只是说排除事故的隐患,并没有具体到说让你“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的程度,请注意,里面还有很多是你想当然的东西。对于加固的问题,难道你觉得做比不做要好这一点吗?你又不知道地震的震级有多大,或许达不到你加固后被摧毁的程度?
你极端地认为我说加固就是“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又说如果遇到地震,这种“加固根本没有任何效果”,你觉得你下的这个结论合理吗?!有些事情,人做点什么就比不做什么好,这是个相对 的概念,不是你所认为的非此即彼,对错了然。
我说的一点就是,在一个灾难或事故发生以前,存在很多量的积累,这些量的积累很多是可以观测和减轻的。关键人们往往会大意,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这一点怎么就这么难以达到认同?
当然你说在工程上面具体哪个环节或许操作起来会很困难,这是事实,但是我说的是态度,态度问题。一个严肃的应对态度和机制会好很多!
第三,我的确没受过工程方面的训练,当然这也够不到你说我谈这个法则就是放屁的程度。就你这种态度,如何让人信服你的结论,即使你说的有合理成分?
就你简直是暴怒的态度根本就不配指责别人,还说要我读完一个什么学位再来和你讨论,我看是黔驴技穷的把戏吧!
而且,我对于你在文章中不断夹杂英文表示鄙视,我不认为这是很专业的标志,相反倒是心虚的标志。
总之,无论从你的回复中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品性,都很难让我对你表示赞同。
我只希望争论到此为止,求同存异,我也希望你我在各自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上能再进一层,为社会和国家尽些责任,这次灾难实在在大,这些天眼泪一直不断,我没有亲人在灾区,那只是一种极度的愤懑和对人间大爱的感动!
共同祝灾难早日过去,伤痛早些平复!!

winston1986版主疑似帐号被盗,等管理员明天检查前,我暂时将其帐号锁定,以免别人操作。
WINSTON1986不是什么科学家,只是一个土木和矿业双学位的工程师而已, 参与项目也不多。 就是一些跨国的大型基建项目策划和组织。了解地震方面原理,可能就是因为每一个这样的工程都需要考虑到抗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4 23:46:59编辑过]

我不是和你过不去,但是你的回复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而且秽语伤人,实在可笑!我不能不再次回复。
第一,你一直否认青龙县的“奇迹”(从某种程度讲也算奇迹吧),我不知道你的否认有多少依据,你难道认为那只是一个极端的偶然,没有任何人力的干预?我只是告诉你要摆正心态,去了解那段历史。
第二,对于你根据你的知识结构描述的东西,里面可用信息极端有限且和我所讨论的的内容相关度不大,你作为一个或许受过工程方面训练和教育的人,我不懂为何你的表述能力,思维逻辑和看问题角度会如此不堪。
我只是说排除事故的隐患,并没有具体到说让你“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的程度,请注意,里面还有很多是你想当然的东西。对于加固的问题,难道你觉得做比不做要好这一点吗?你又不知道地震的震级有多大,或许达不到你加固后被摧毁的程度?
你极端地认为我说加固就是“在BEAM下面用找东西顶一下”,又说如果遇到地震,这种“加固根本没有任何效果”,你觉得你下的这个结论合理吗?!有些事情,人做点什么就比不做什么好,这是个相对 的概念,不是你所认为的非此即彼,对错了然。
我说的一点就是,在一个灾难或事故发生以前,存在很多量的积累,这些量的积累很多是可以观测和减轻的。关键人们往往会大意,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这一点怎么就这么难以达到认同?
当然你说在工程上面具体哪个环节或许操作起来会很困难,这是事实,但是我说的是态度,态度问题。一个严肃的应对态度和机制会好很多!
第三,我的确没受过工程方面的训练,当然这也够不到你说我谈这个法则就是放屁的程度。就你这种态度,如何让人信服你的结论,即使你说的有合理成分?
就你简直是暴怒的态度根本就不配指责别人,还说要我读完一个什么学位再来和你讨论,我看是黔驴技穷的把戏吧!
而且,我对于你在文章中不断夹杂英文表示鄙视,我不认为这是很专业的标志,相反倒是心虚的标志。
总之,无论从你的回复中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品性,都很难让我对你表示赞同。
我只希望争论到此为止,求同存异,我也希望你我在各自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上能再进一层,为社会和国家尽些责任,这次灾难实在在大,这些天眼泪一直不断,我没有亲人在灾区,那只是一种极度的愤懑和对人间大爱的感动!
共同祝灾难早日过去,伤痛早些平复!!
他的语气确实是有点让人难受.
不过你自己骂人的语气似乎比他还恶劣多了吧.我也实在不见得你的逻辑和修养到底有多清晰.最早暴怒的是你自己本人.
从另外一个斑竹所说看来,一个能够有两个工程学位,而且都是和地质有关的工程师对于这方面知识肯定比你丰富,因为你自己也承认你没有接受过工程教育,而那一个斑竹估计大概是他知道你没有这方面知识,所以实在不屑于给你解释于解释这些原理吧.不过确实那些东西真的很难懂,我看到那些图纸我就头疼了
而且他本身在他前面的回复已经告诉你他们相关灾难的预防措施了.倒是你自己老说预防预防,却连任何措施都没有想出来.你自己都没有任何办法具体加固的预防,人家也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加固方式再去评价.而且他好象也提到过,除非对建筑结构进行根本改造,否则没有办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所以他因为这样评价你这些加固是没有任何作用,也是有依据的.
还有你说的很多累积,可是那斑竹好象已经说了,现在的技术手段没有办法准确观察到这些累积.
最后就是你说做点什么总比不做点什么好,这句话其实说了等于没有说,为什么呢.你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你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5 0:14:47编辑过]

我还是强调那一点,对于不可预测灾情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比如防火),而地震局的“辟谣”恰恰消灭预防。
再,既然地震是测不准,那么他们凭什么能“辟谣”,说没有地震?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