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提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在这里,笔者并不认同马克思的观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商品的价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必要劳动时间有关,但其实更深层次的,价值本质上是人们需求的反映。
一个商品从本质上而言,是否有价值根本在于人们是否有需求,如若没有需求,即使花了再多的时间去生产它,它也是没有价值的;如若有需求,即使花了很少的时间去生产,他也是有价值的。
举例来说,一个农民花一年时间生产小麦的价值,往往比不上一个淘金者花一天时间淘金所得的价值,这显然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否则的话,金子应该比小麦便宜的多。
马克思以及一些经济学家观察到人们付出了劳动,才生产出了有价值的商品,因此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价值。然而实际上却忽略了人们之所以去生产某种商品,本质上是因为有需求的存在,也就是说,是因为人们需要小麦,小麦才有价值;而不是因为人们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小麦,小麦就有价值。举例来说,人们花费了同样的劳动时间种植小麦和野草,按照劳动价值理论来说,小麦和野草应该是同样价值的,但这很显然是不对的,在通常情况下,小麦都比野草有价值,因为人们需要小麦,而不需要野草。
也就是说,不是劳动创造了某种商品的价值,而是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决定了它的价值,也正是这种需求最终促使人们通过劳动去生产商品。这种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在于人们对它有没有需求以及有多少需求,而不在于生产它的时候花费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