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50 17
2014-08-15
  核心提示:忽略“抽象使用价值”是整个《资本论》体系的最大逻辑破绽。“事后分析法”是《资本论》最隐蔽的“逻辑欺骗”手法。如果作为资本的“物化劳动”统治“活劳动”,就只能说明“物化劳动”更重要。如果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它就不可能是反剥削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结果。然而,“智力的耻辱”完全可以是“利益的荣耀”。

  本文是“马克思真的错了吗?”一文的修改稿。本文修改了原来的分析,增加了唯物史观、剥削、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方面的讨论,在文章的末尾添加了一个《资本论》“八大逻辑矛盾”的“总结”,并略去了原著里无关紧要的注解。考虑到每年新学期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将被指定研读《资本论》,故希望“修改稿”有助于他们学会更“逻辑和反逻辑”地思考问题。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5 13:57: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14:07: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14:21:30
龚民 发表于 2014-8-15 14:07
下了看了看,没有什么新东西,陈芝麻烂黑豆,大抵就是楼主平常宣扬的东西。
这当然不是我的档次,是用来培养、训练你们的。
我一上阵,你三个回合就得落荒而逃,就开始洒尿灌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14:30:59
龚民 发表于 2014-8-15 13:57
这个方绍伟也是个糊涂人,文一开始就是明显错

       使用价值也能抽象吗?还怪马克思忽略“抽象 ...
  6.“活劳动”、“物化劳动”与剥削:马克思引入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区别问题,整个《资本论》就必须为“活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而进行“逻辑造假”和“逻辑欺骗”马克思认为工人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的资本或“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所以存在“剥削”。可马克思“故意”不回答:如果劳动真的创造价值(这本来已经是错的),为什么“物化劳动”不能同“活劳动”一样创造价值(这当然是更错的)?如果物化劳动统治活劳动,不正说明物化劳动或资本更重要吗?为什么在“谁统治谁”上物化劳动重要,在“价值创造”上反而不重要了?如果劳动者勤劳致富有了“财产性收入”,他们马上就成了马克思所定义的“坏蛋”了?是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在强词夺理的人那里?“唯物史观”的困境是:如果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它就不可能是反剥削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结果;如果反剥削斗争和暴力革命有结果,这个结果就不可能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
你就重点看这个吧其它的是给你当把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17:13:33
龚民 发表于 2014-8-15 13:57
这个方绍伟也是个糊涂人,文一开始就是明显错

       使用价值也能抽象吗?还怪马克思忽略“抽象 ...
旅美学者,以对制度与文化的“冷酷实证”著称,是统治商数论、制度文化组合论、双轨社会论原创者及《中国不一样》《中国热》等书的作者,另著有《党中央究竟在想什么?》《制度经济学新视野》《中国知识分子批判》等电子书多部;1982-1986年于国际关系学院获英美文学学士,1986-1989年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1994-1997年于北伊利诺伊大学获信息管理硕士;曾就职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曾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系芝加哥“制度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