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560 54
2014-08-21
所谓的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是怎么来的。原表为杨斌林引用 马克思的表格。仔细分析一下,马克思的所谓平衡是怎么来的。是以资本构成来分析的,这实质上是百分比。也就是说,80:20、70:30等,与后面的120、122并不一定同质。我说的是并不一定,是因为在投资都为100时,120可以理解为120%、122可以理解为122%。只有在各项投资都为100时,才成立。这也能叫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现象?这是一种从来没有出现的、或者说出现概率几乎为零的东东也能叫现象?单纯作一个数字平衡,总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这有意义吗?在既定的投资额、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率下,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只能存在于数字游戏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个所谓现象是不可能现象。研究转型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研究这种一万都不可能出现一次的所谓现象?真实的目的,不在于  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而是要解决价值的确定问题,转型了,用成本核算就能确定价值,但这个按成本核算也就是生产价格确定的价值,能够代表或等于价值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这才是关键。而许多人认为,平衡关系存在了,生产价格就等于价值了,价值问题也就解决了。事情是这样吗?这个生产价格代表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吗?点成立,面成立,是马克思贯用的手法。在每一个确定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率、利润条件下,一个具体的投资额,只有一个平衡点能使价值等于生产价格。
而马克思所说的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难道仅指这一个确定的投资额 下的吗?这是叫以点成立代替面成立。也就是在这一点是成立的,但马克思却省略了这一前提,变成了面成立,也就是价值等于生产价格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立的。否则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投资额变了,调整利润率还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不错,投资额变了,我们可以调整资本结构、剩余价值率、利润 率等,可以再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已经不是与前一个平衡点同面的平衡点。或者说,前一个平衡点是在前一页上,这个平衡点是第二页上。你再调整,也就是再翻到下一页。而在每一页上,你都只能找到一个、且是唯一的一个平衡点。
所以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是不可行的,是不成立的。

转形的核心就是将结论转形为前提

马克思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将他的真正的意图隐藏在某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后面,然后,又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永远都不能形成共识的问题上来。价值转形是又一个成功的例子。

人们关注了转形本身,却少有人关注的目的。这目的才是最关键的。为什么要转形,如果我们能正常确定劳动力的价值还需要转形吗?如果我们能正常确定商品的价值还需要转形吗?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资本论三卷第一章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正常的情况是什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劳动力的价值等于多少,所以工资等于多少;
现在,转形以后成了什么?
转形后就成了,因为 工资是多少,所以劳动力的价值是多少
正常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怎样确定的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所以商品的价值是多少
现在就成这样的了
因成本成本价格+剩余价值是多少,所以价值是多少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成本价格是人们根据价值来进行控制的管理目标,不可能是成本价格越高,价值越高
不转形,价值是确定价格的依据,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转形了,价格决定价值,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不转形,是劳动价值论,转形后,是效用价值论。因为我们既然不能因价值而确定价格,就只能承认市场决定价格。市场决定价格形象说就是惊险一跳,学术说就效用论。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9326-1-1.html

原表
 
C

V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第一部类

80

20

20

120

100%

22%

122

70

30

30

130

100%

22%

122

60

40

40

140

100%

22%

122

 

小计

210

90

90

390



366

第二部类

85

15

15

115

100%

22%

122

95

5

5

105

100%

22%

122

 

小计

180

20

20

220



244

 
390

110

110

610



610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100

80

20

20

120

100%

22%

122

100

70

30

30

130

100%

22%

122

100

60

40

40

140

100%

22%

122

300

210

90

90

390



366

100

85

15

15

115

100%

22%

122

100

95

5

5

105

100%

22%

122

 

180

20

20

220



244

 

390

110

110

610



610

 







 




差异

0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2000

1600

400

400

2400

100%

22%

2440

1600

1120

480

480

2080

100%

22%

1952

800

480

320

320

1120

100%

22%

976

4400

3200

1200

1200

5600



5368

100

85

15

15

115

100%

22%

122

100

95

5

5

105

100%

22%

122

 

180

20

20

220



244

 

3380

1220

1220

5820



5612

 







 




差异

208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2000

1600

400

400

2400

1

0.22

2440

1600

1120

480

480

2080

1

0.22

1952

800

480

320

320

1120

1

0.22

976

4400

3200

1200

1200

5600



5368

1333

1133

200

200

1533

1

0.22

1626.26

1334

1267

67

67

1401

1

0.22

1627.48

 

2400

267

267

2934



3253.74

 

5600

1467

1467

8534



8621.74

 







 




差异

-87.74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120

96

24

24

144

1

0.22

146.4

160

112

48

48

208

1

0.22

195.2

800

480

320

320

1120

1

0.22

976

1080

688

392

392

1472



1317.6

435

370

65

65

500

1

0.22

530.7

436

414

22

22

458

1

0.22

531.92

 

784

87

87

958



1062.62

 

1472

479

479

2430



2380.22

 







 




差异

49.78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312000

249600

62400

62400

374400

1

0.22

380640

316000

221200

94800

94800

410800

1

0.22

385520

280000

168000

112000

112000

392000

1

0.22

341600

908000

638800

269200

269200

1177200



1107760

299111

254244

44867

44867

343978

1

0.22

364915.42

299112

284156

14956

14956

314068

1

0.22

364916.64

 

538400

59823

59823

658046



729832.06

 

1177200

329023

329023

1835246



1837592.06

 







 




差异

-2346.06

投资额

资本构成

M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生产价格

89312000

71449600

17862400

17862400

107174400

1

0.22

108960640

4316000

3021200

1294800

1294800

5610800

1

0.22

5265520

2280000

1368000

912000

912000

3192000

1

0.22

2781600

95908000

75838800

20069200

20069200

115977200



117007760

22299111

18954244

3344867

3344867

25643978

1

0.22

27204915.42

22299112

21184156

1114956

1114956

23414068

1

0.22

27204916.64

 

40138400

4459823

4459823

49058046



54409832.06

 

115977200

24529023

24529023

165035246



171417592.1

 







 




差异

-6382346.06










附件列表

等额.xls

大小:32.5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1 15:33:15
clm0600 发表于 2014-8-21 13:26
只有在各项投资都为100时,才成立。
---------
人家这只是一种简化模式罢了,各项投资不相等的情况下,照 ...
你高,0.22都能调,还有什么不能平衡的。你是一个投资一个平衡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6:50:47
clm0600 发表于 2014-8-21 16:28
你高,0.22都能调,还有什么不能平衡的。
----------
废话,否则你以为这个0。22是怎么出来的?不就是这 ...
高,实在是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7:34:39
clm0600 发表于 2014-8-21 17:28
这没有什么高不高的,
你如果知道第一个表里面的0。22是怎么来的,那你也就知道其他表里的利润率应该变不 ...
我早说,平衡点是存在的。问题是这个存在,能证明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能证明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是一种现象?我不知道可以调整平衡呀。这是将特殊性变换成普遍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只存在一个平衡点,这能证明能证明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能证明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是一种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7:46:07
研究转型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研究这种一万都不可能出现一次的所谓现象?真实的目的,不在于  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而是要解决价值的确定问题,转型了,用成本核算就能确定价值,但这个按成本核算也就是生产价格确定的价值,能够代表或等于价值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这才是关键。而许多人认为,平衡关系存在了,生产价格就等于价值了,价值问题也就解决了。事情是这样吗?这个生产价格代表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8:04:46
clm0600 发表于 2014-8-21 17:55
我早说,平衡点是存在的。
--------
明白就好,马克思也是这个意思,仅此而已。
恩格斯可不是你这么说:用劳动时间不能确定价值,这才是转型原因。劳动力的价值不 是有个公式,按说不存在转形了吧,但还是得转形。
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这是一个省略了前提的说法,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 这些条件,并不 一定是竟争。而马克思省略了这 个前提条件,经人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普遍成立的。同样,生产价格等于价值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经他这么玩,竟成普遍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