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38 4
2014-09-17

央行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SLF 近似降准0.5百分点

2014-09-17 06:42: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9月16日晚间,有机构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当天央行通知五大行,将在最近两天分别向每家做1000亿的SLF,期限为3个月。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降准0.5%(网易财经注:应为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短期宽松常态化。
SLF也即常备借贷便利,我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SLF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SLF主要用于平滑短期流动性,这个节点投放很有可能。”国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央行此举意在鼓励商业银行放贷。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抱怨存款准备金率高,放贷能力受到制约;央行则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并不算高,商业银行太顾及自身利益,而不顾及支持实体。
从国际经验看,中央银行通常综合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类货币政策工具管理流动性。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5000亿的量级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基本堵住了因这月外汇占款转负而再度兴起的降准呼吁。”钟正生称,据说这次央行所给SLF利率非常之低(并非惯常理解的惩罚性利率),且今日债市尾盘互换下了10BP,长债下了3BP,大行出手购买降低长债利率的信号明显,足见央行定向引导融资成本下行的意图。
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从缓解资金压力角度看这次提前量又打早了些,当然国庆假日之前是有保持较高流动性的必要,这可能是此次政策出台的最大原因。
钟正生表示,目前看来,新股发行和季末因素可能导致短期流动性出现大幅波动,且存款偏离度指标管理可能会造成波动提前,这个点提前给SLF就很有可能。而且,不用逆回购用SLF可能也是不想传递过于宽松信号,跟4月份定向国开行的PSL(抵押补充贷款)一样。
市场据此分析,后续降准降息概率几乎看不到。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继续采取定向降准从措施看符合预期,但此次定向降准力度较大,对市场可能形成一定正面刺激。央行手上的政策工具较为有限,在政策目标上表现出两难处境。定向降准实际意义较小,在不良反弹背景下出现的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靠定向降准难以解决。存款偏离度压力大的主要是股份制银行而非国有大行。
“其实这并不稀奇,次贷危机后,西方发达经济体竞相遇到商行惜贷问题,尝试结构性货币政策是个未竟事业。”钟正生表示,传统货币政策已被“绑架”。在要定向发力不要全面宽松,要“滴灌”不要“漫灌”的背景下,目前央行基本将传统货币政策(降息和降准)“雪藏”了。一方面是因为降息降准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要求不符,另一方面也因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多了不少新式弹药。“我们也不要把短期与中长期混淆了:往前看,双率调整皆有可能;但目前,央行只会‘小修小补’。”
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已表态,会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量的同时要进行结构性调控,也就是实行定向调控。“中国去年以来一直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没有依靠强刺激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依靠强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因为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了,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李克强说。
【名词解释】
常备借贷便利(SLF)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 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 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7 14:38:06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8 14:47:04
不明觉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8 16:14:33
央行的SLF是不降存款利率的降息

贺江兵09月17日 17:14

分类 : 财经■贺江兵

9月16日晚间,市场上传出央行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SLF(常备借贷便利,央行2013年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借入5000亿元人民币,随后获得金融机构确认,央行没有否认。

央行的这一举动被市场低估了,股市也反应平淡,如果说这一举动可以创造2.16万亿(根据二季度货币乘数4.32)广义货币M2,也许反应就不一样了。央行这一举动主要原因和作用至少有五层意思:通过五大行借款主动发行基础货币以取代以外汇储备增加而提供相应的基础货币;舒缓五大行放贷能力不足;刺激银行放贷支持实体经济;M2增幅放缓下定向刺激避免出现通缩;降低了央行宏观调控成本。

首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央行来说是负债操作,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资产,对央行来说是负债,负债就得付息,目前存款准备金央行要向商业银行付息1.62%,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如果不放贷款还可以依旧存入央行,央行依然要付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不是所有银行都会对存款准备金敏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一定能刺激银行放贷,也许银行会玩同业业务,无风险套利,去年所谓的钱荒就是这么被银行玩坏了的。

SLF虽然也是货币政策工具,但是,这是央行用资产进行操作,对商业银行来说SLF是负债,这样的操作是商业银行向央行支付利息。有一家券商分析师分析:“14天正回购利率是3.7%,这是央行收钱的成本。而SLF是央行放钱的收益,理论上收益应该大于成本,所以3个月SLF利率应该高于3.7%。”目前,SHIBOR两周利率为3.52%,3个月的为4.63%,如果拆3个月还是可以套利的,这样可以缓解中小银行资金紧张。

显然,央行希望商业银行放款,贷款利率大约在7%甚至更高。不管怎样,央行进行资产操作是可以赚到钱的,负债操作成本较高。而较高利率可以迫使商业银行投放贷款到实体经济中,如果在借贷之际,央行辅以“窗口指导”,那商业银行就只能放贷或借给其他中小银行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毕竟是“二央行”,央妈的话还是得听的。

其次,可以直接缓解国有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不足问题。7月新增贷款创地量的3852亿元人民币,这让很多分析师大跌眼镜比他们“预期”的少了一半(尽管符合我的预期);8月恢复到7025亿元,但是增幅还是下降的;据报道,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不包括交通银行)新增贷款2471亿元,只占新增贷款总量的35%,而正常年景,四大行新增贷款一般占一半左右。

倒不是各位调侃的国有银行是央妈的亲儿子的原因,而是国有商业银行是银行间传统的拆出银行,国有银行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央行,第二央行缺水,央行为稳定市场注入流动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其三,外汇占款减少,央行主动投放货币,货币政策更趋主动性。央行数据显示:8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11.46亿元人民币。外汇管理局9月16日公布数据表明,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51亿元人民币,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752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我国近几个月外贸顺差连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说明,短期资本可能正在通过资本项目流出国内。随着国内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紧甚至加息,资本净流出将成为趋势。二季度,虽然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879亿元人民币,但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达2237亿元。资本外流或是近期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前几年,由于外汇占款逐月上升,贸易顺差和至今投资递增,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购买不断流入的外汇。现在,尽管贸易顺差尚在,外汇局已经不强制结售汇,加之,各种原因中国投资海外,中国人力成本和其他原因导致外资撤出,移民、留学、旅游和贪腐资金外流都导致用人民币换取外汇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央行过去依靠外汇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根基逐渐动摇了,于是央行创新了很多基础货币投放工具,SLF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工具有几个好处:第一,央行完全掌握货币政策主动权,不会被外汇占款牵着鼻子走;第二,方便快捷;第三,我以小人之心度央妈之腹了,央行降低了操作成本,替财政部赚点钱,据报财政收入在上月出现大幅回落了,地也不好卖了,乱收费也不敢了。

看到有媒体报道,一家很大的通讯社有评论说,谁嚷嚷着降息就是对改革的不信任,把我吓一跳,今年,我建议过降息,还是两次,每建议一次欧洲央行就降一次,都降成负的了。希望不是吓唬我的,我胆儿小。

跟上述券商分析的相反,也有分析师语气肯定地说,5000亿借款利率超低,自从央行不分析数据后,各路分析师都纷纷出来冒充权威,那我就假设一下这位分析师仁兄是对的,远远低于3.7%,甚至比准备金利率低。那么,央行实际上就是定向五大行降息,五大行总不会拿着这么低的利率去放高利贷吧?尽管不知道国有商业银行身上是否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但是,央妈在给五大行借款的时候,必然有叮嘱。

更早前,央行对农村金融和小微企业放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再贷款,利率也很低。如果央行再对被提供贷款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窗口指导”,那么,这些银行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抬高支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

我得声明下,我今年以来一直认为,降准不如降息,这两样加起来不如减税。在减税如抽丝的情况下,降准特别是全面降准我是坚决反对的,降息和以各种方式变相降息,比如央行对资产性业务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比如对商业银行SLF的时候,要降低利率,辅之以“窗口指导”不让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一样可以起到降息作用,在不降低存款利率的前提下,完成不对称降息,企业贷款利率降低了。这样,存款户高兴,企业也高兴,就是央行少赚了点。

我其实是非常支持改革的。尽管我也主张过降息,降息并不一定要降低现行的存款利率,那是看得到的大招。央行如果再贷款,向银行提供各种借款的时候降低利率,并让银行“谨遵医嘱”,贷款利率实际下降是完全可能的。

央行在不降存款利率的情况下,让贷款利率下降了,其资产性货币政策调控本身就是创新;所谓的改革其中包括创新,难道央行的这种降息模式创新,就是对改革的不信任?我糊涂了。经济评论就事论事,别扣帽子好哒?

(作者为《华夏时报》总编助理、金融部主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8 16:29:24
用SLF调节是为避免政策影响过大
2014-09-18 09:26:4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

  吕随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本报记者 王田田

  经国君、国信等数家机构证实,央行从9月16日起将向五大行实施5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据媒体报道,细节是,央行分别向五大行每家做1000亿元的SLF,期限为3个月,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降准0.5%,货币政策短期宽松常态化。

  据8月末最新的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新增7025亿元,同比少增103亿元。这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放缓,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待提振。在此背景下,央行使用SLF这项于2013年才新增的操作工具,在于调节货币供给结构还是总量?对货币市场有何影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若动用降息、降准等影响规模较大、比较规范的货币政策工具,预示着政策取向有所改变,振动效益会更大。而使用SLF进行调节就是为避免政策产生过大的影响。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还是调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向政策性银行或全国性商业银行提供SLF支持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方式,作用在于为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流动性保障。此次央行可能将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实施SLF,范围仅限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实施范围上讲,此次实施SLF是在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

  从宏观形势上看,目前中国经济在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调整结构”成为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象和调控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9月9日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就表示,中国会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量的同时要进行结构性调控。

  “如果是调结构,应该把SLF给中小银行。”在郭田勇看来,如果仅在五大行之间进行SLF投放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与调整结构尚有距离。

  郭田勇表示,从推动经济转型,支持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贷款的角度上讲,中小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这些领域提供融资服务的重点对象,它们支持“小微”、“三农”领域的相关业务做得更好,资金投入占比更大且担负更重的责任。况且,从货币资金流动性和总量上看,五大行的情况要好于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央行进行SLF调节只定向于五大行,可能原因在于操作起来会比较便利并且利于观测。从货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上看,资金总量有所提高,但是在结构上加剧了“苦乐不均”的情况。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应该增加货币政策的精准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如果此次使用SLF进行流动性调节,是在弥补结构性的不足。

  他解释到,根据每个银行不同的发展战略和不同的市场情况,五大行申请SLF会自发用于调节不同领域的流动性。银行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且具有市场自发性的信贷行为,自然会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扶持或管控的领域相一致。作为缺陷机制的一部分,这种实施SLF的调节实际上就是在弥补结构上的流动性缺陷。

  他还提到,因为各类型银行在国家金融系统中的地位不同,央行不可能给中小银行提供SLF。

  对现在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力几何?

  据测算,此次释放的流动性近似于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对五大行实施SLF支持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力?

  在吕随启看来,此次实施SLF仅限于释放五大行的流动性,影响力并不大。对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它们的范围是全国性的,与仅限于五大行实施的SLF的影响范围不同。并且,因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地位和本质不同,这种类比的预测是毫无意义的。

  郭田勇则认为,社会中货币总量以及银行间可贷资金大幅增加,除了增加流动性之外,还可起到调整预期、释放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影响力较大。

  他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在结构上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差别(中小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在调节范围内),但从增加货币总量而言,若确实对五大行实施SLF,那么与降准的效果相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