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zr 发表于 2014-9-26 18:02 
楼主显然跟马克思犯的同样毛病,把关系和“物化”,物质和意识混为一谈,根本不懂得抽象法。
把各种不同 ...
he说得对,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是建立在二次抽象基础之上的。
第一次剖析(抽象),详见资本论卷一第50页;第二次剖析(抽象)详见资本论卷一第51页。
第一次抽象的原文如下:“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
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显然,马克思已明确区分了“商品体”与“劳动产品”这二者的不同质。
你看,马克思说得多清楚,他指出,第一次抽象的对象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一来,商品体就只剩下“劳动产品”这一属性了。(注:商品体有其使用价值,劳动产品也有其使用价值,这二个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不能混同。)
第二次抽象的原文如下:“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
也已经起了变化。
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你看,马克思说得多清楚,他指出,第二次抽象的对象是指“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这一来,“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许多网友读书不认真,或者仅读一些教科书,不读马克思原著,以讹传讹,以为马克思的抽象过程就是一次抽象,这怎么可能呢?难道说,商品与劳动产品是同一概念吗?显然不是的,所以,需要马克思进行二次抽象才能完成。
赞he网友兄,书不仅读得好,还读得精细,更宝贵的是,坚持自己对马克思思想观点的个人独到见解,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