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发表于 2014-10-17 18:06 
好像谈岔了,我们谈的不是一个问题,你谈的是价值的体现形式,这个解释得没错。我谈的是商品社会个人劳动 ...
马克思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怎么来的?
是从交换关系来。
马克思说:“第一,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种等一物;第二、交换价值一般只是某物的表现方式或现象形态,这某物含于其中,但可与其区别”,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诸商品的交换关系仍是以其使用价值的抽象为显著特征”,所以,首先是交换关系抽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然后,马克思说:“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置若无睹时,商品体就只留下一种性质了。那就是,它们都是劳动生产物”,但是,这个劳动生产物,也已经不是具体的生产物了,由于交换关系对使用价值的抽象,“我们把劳动生产物的使用价值抽象,同时也就把使劳动生产物成为使用价值之物质成分和物质形态抽象”,是同时抽象的,“劳动生产物的有用性质不见了”。
所以,马克思的抽象有别于你的抽象,马克思的抽象是一个社会过程,即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同时,马克思的抽象之后有一个具体的现象形态,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一般只是某物的表现方式或现象形态”。
只有黑格尔的抽象才是精神的抽象,非现实的抽象,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改造是伟大的。
我认为你应该再细读一下“交换价值”一节,因为你所说的“1件上衣的社会劳动体现在众多的具体劳动上”,如果是在一般价值形态上来说的,那么这个观点就恰恰是和马克思相反。而且,你所说的“价值形式是个人具体劳动的实现形式,同时也是他的社会劳动的体现形式”,也是错误的,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不是“个人具体劳动的实现形式”,而是“某物的表现方式或现象形态”,这个某物就是价值。在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具体劳动始终是一种外观,掩盖着具体劳动的社会性质。
交换价值和某物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是交换关系两端的区别,那么就是交换价值和价值是有区别的,所以,这一点,很多人高不清楚,马克思甚至说“故其分析,是我们最感困难的”。所以,你不妨试一下,分析一下1件上衣=20码麻布,两端是怎样依交换价值和价值相区别的,相对价值和等价物是如何区别的。这个区别,如果形而上一下,那就是黑格尔那里的精神实体和主体自身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