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例子为本人所设计,不一定正确。
基准:价值形成过程
工人工作5小时,劳动力价值(工资)3元,生产一双鞋,消耗12元生产资料,工资3元,成本15元,价值15元,无利润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人工作10小时,劳动力价值(工资)3元,生产鞋子两双。生产资料消耗24元,预付27元,产生价值30元,获得3元的(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力成本下降1倍
工人工作5小时,劳动力价值(工资)1.5元,生产一双鞋,消耗12元生产资料,工资1.5元,成本13.5元,价值15元,剩余价值1.5元
超额剩余价值:改进效率,高于个别劳动效率
工人工作5小时,劳动力价值(工资)3元,生产两双鞋,消耗24元生产资料,工资3元,成本27元,价值3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超额剩余价值3元
我的问题是
1.上述例子是否合理?
2.绝对、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是?是获得剩余价值企业所廖工人的剩余劳动,还是其它?
3.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获得剩余企业工人创造还是其它企业工人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