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356 7
2014-12-15

你想成为牛人吗?

想的话,那就必须读!

(阅读版)


【牛人专题】推出以来,受到较多坛友认可,接下来,除了资料分享外,准备推出新的分享方式。

由于本人工作需要,需每天阅读大量金融投资类资讯,本人团队从众多高质量微信号文章中筛选,推荐给我,我会再选择其中认为有价值的文章,发布在此,可谓优中选优。

现希望每天发布一汇总帖 与大家分享


另外大家发现好的内容也可以跟帖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将给予论坛币奖励

大家阅读时点击帖子上方【只看作者】就可看到所有汇总内容

需要该类资讯的朋友可以订阅文库,【想成为牛人必须订阅|阅读版]



了解|重装登场【首席投资人】

了解|投资人基金经理训练营
了解|新投资人版版规


想成为牛人必须订阅

想成为牛人必须关注

202833wncccl30qqjwueww.jpg

投资人版官方微信

(微信号:tzr_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5 07:39:46
来自浙江《都市快报》旗下投资理财资讯服务平台认证“快理财”公号的相关内容显示:从以上文章看来,银联面对支付宝这架战车似乎无还手之力。但银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回应:1、央行已经停止相关政策文件,中国银联已经提前进入市场化,面临国内外各方面的竞争是正常的事情,市场压力是我们的动力。2、中国银联是清算卡组织,银联商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区分开来,而支付宝也应与阿里区分开来,单纯拿阿里巴巴跟中国银联的创收做对比没有实际意义,如果这样说的话,阿里巴巴一家的市值就超过了其他国内支付机构的总和,那是不是大家都把市场给你们,改行了?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绕过中国银联,和银行进行直联,前提是需要遵守卡组织规则。4、我们看到“双十二”购物群体大部分是大爷大妈群体,为了折扣现场去装某宝应用,如果没有折扣,她们会成为你产品的常用用户吗?5、交易系统因为交易突然增高而导致很多线下商店收银崩溃,导致很多顾客将选好的商品丢在超市内,增加了超市的工作量,而收单机构的收银系统和网络普遍较为稳定,甚至部分顾客最后通过刷银联卡进行支付。6、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参加“双十二”的顾客不一定有某宝App,但一定会有银联卡。7、这是什么仇什么怨(无奈),如果宣战可以任性的为国民谋福祉,那欢迎天天来向银联宣战。那么,线下的零售商是如何看待这次“双十二”狂欢的?有一位商户这样写:事情是这样的:12月12日下午我同事接到了一个电话,好像是前台打来的,反映有顾客用支付宝结算时自动给他打了9折,由于大家认为我对这方面比较明白,就告诉了我,起初我认为这个事无关紧要,“双12”了,阿里这个土豪又要开始补贴大战了,反正我们亏不了,无所谓。后来,转念再一想,味道就有点不一样了,我们并没有与阿里展开什么让利合作或者补贴合作,难不成他们绕开我们直接减免、然后将差额给我们补贴不成?我迅速联系了与之相关的系统科与收银科,在落实了情况后,发现这是虚惊一场,原来是有顾客来前台询问我店是否参加“双12”支付宝线下支付9折活动,在转达时出现了一些偏颇,变成了支付宝支付自动打9折一说。可是由此带来的惊慌却让我战栗不已!我们可以这样试想:如若店铺接入支付宝支付后,支付宝可以绕过店方开展自行贴补活动,那么我们干不干?也许大多数店方是不干的,不是真不想参与,而是一方面由于多年的甲方习气视不得别人绕开我们自行决策;另一方面,担心此种形式会扰乱其价格体系与营销体系,活动不能做。但每个行业总会有几个“搅屎棍”,我想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存在的,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当你坚守底线、坚决不接受补贴时,你的竞争店接受补贴了,你怎么办?以阿里巴巴的资本实力与往日战例,它为了造势及长线利益是不惜掷出重金的,要知道以销售额而论,一家一线实体百货店再怎么补贴,1亿补贴就不少了,但这对于阿里而言,真的不算什么…假如出现了这种情况,试问坚守的同行们该如何生存?当你依然在坚守最后底线时,与你品牌构成基本相同的竞争店早已缴械投降,你该怎么办?当你拿出大部分利润,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跟进贴补时,竞争店们可以直接让其阿里干爹来个用“支付宝支付全场5折”,试问你敢不敢跟?跟则找死、不跟等死!这种情况可不是我在臆想,真正的零售人都明白,以我所在这个城市为例,年销售额最高的商家一年纯销额也就在30亿元左右,大部分卖场年销额超不过20亿,且纯利能达到亿元级的有几家?大家心知肚明,那么1亿元补贴是什么概念呢?是颠覆、是使之不沦陷、就被攻陷的概念!我想看到这里,每个实体零售人都已经明白了,这绝不是臆想、这就是实实在在即将发生的,你可以看看阿里曾经的那些补贴战例,洗牌了多少行业?而线下实体零售不就是它一直以来梦寐以求想攻克的行业吗?!马云曾说过,未来网络购物销售额会占到社会销售总额的50%以上,我想以此而言,何止50%呢?阿里将会是实体零售业的大收单行!再回到当下,别看此次参与“支付宝双12”线下活动的,大多是便利店,可是不得不说的是,他已经走进实体了,我想现在所有实体零售店都在积极布局或引入支付宝支付吧,那未来会怎么样?不言自明。当别家有补贴、你家没补贴,你怎么办?硬扛吗?请问能扛得住吗?扛不住怎么办?为了生存抱大腿呗,好了,一旦抱大腿你就没有主权了,你若不听话,主人就给你断奶,反正“子孙”一大堆,饿死你,自然有人来接管你,杀鸡儆猴、抵抗者死!我想,对于整天生活面对各种竞争的实体零售人而言,这不是我在痴人说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07:46:21
虎嗅注:昨天(12月14日)的中企领袖年会上, 同一个场子,董明珠与雷军在不同的时间隔空过招。董大姐来势凌厉,雷军虚晃一招,宣布小米与美的结盟,还说“要是把这说成是与董明珠赌约的副产品,就把这事说小了”。以下是现场问答,虎嗅对问题有编删。​​Q:你有敌人吗?​​雷军:心中无敌,便无敌于天下。其实把小米跟我自己做人的宗旨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希望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所以,在这样一个宗旨下,小米过去从零开始,就提出克制贪婪,尽量做少的事情,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因为我们业务比较复杂,有时候大家不太会看得懂。我们业务实际的核心是通过做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平台性硬件,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基于这个核心业务以后,我们其他的业务都是跟创业公司,跟其他的成长公司,甚至大型公司的合作。所以,整个小米都是开放合作的态度。​​我们有几个大的项目。第一个说的比较多的比如说像我们在做智能硬件的生态链,我们已经投资了25家创新的小公司,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公司能跟我们合作。​​第二、我们在投资内容产业的生态链,投了优酷,爱奇艺,今天我们和美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为了和美的一起打造智能家居的整个产业链,因为美的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强大,小米跟美的合作能够推进自己的智能家居的战略。所以,我刚才讲的全部的内容就是小米愿意敞开心扉跟更多的企业一起合作,尤其是在我们这几个领域的传统企业,因为很多人都在讲互联网转型。我觉得小米就是推动和帮助一些传统企业能够一起转型,这就是我们的期望。我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这个转型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Q:您现在投资了美的,是不是通过这个投资帮助美的打败董明珠?​​雷军:我觉得像我在内容产业链的领域一样,像我们也投资了优酷,也投资了爱奇艺。其实小米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我们推崇的合作一直是不站队,不控制,不排他,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合作态度。​​Q:所以您觉得您一定能赢董总吗?​​雷军:我今天看到董总在这个台上讲的,感觉董总好像认输了似的。但是,我想赌10亿人民币是董总提出跟我赌,我说赌一块钱,董总说,要赌赌十亿,还要请央视亿万观众作证。​​Q:您跟美的合作,是不是就是因为跟董总的赌约,欺负一下董总?​​雷军:我在想,因为我们做智能硬件的生态链是去年年初就开始,所以我们很早就在跟各个家电的巨头在沟通,前后也花了大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跟美的最终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个战略伙伴对彼此来说都是开放式的,我们俩之间的关系,就是怎么能够推行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合作。把它说成跟格力打赌的副产品,好像把事情说小了。我自己觉得以小米这么快速度的增长,我觉得小米自身(赢得赌局)的胜算就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07:49:19
“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董明珠小姐的话音刚落,小米和美的就当真牵手了,真不知董小姐作何感想...​​12月14日晚间,小米公司与美的集团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小米科技(小米旗下公司之一)将与美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小米科技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美的集团将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元。​​公告称,双方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深度的战略合作,并对接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团队。​​据了解,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集团股份为1.29%,并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集团董事。​​小米能从美的得到什么?​​雷军曾在内部分享会时称智能家庭是“下一个千亿美金规模的市场”,小米主业中的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小米生态链中的小米空气净化器、小蚁智能摄像机,都可以看成是小米对智能家庭的布局。​​但路由器、空气净化器、智能摄像机都是新兴的品类,要“攻占”家庭,可能仍然需要在传统家电上做文章。​​联手美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根据小米官方通稿提供的数据,仅2013年,美的家电产品销量达到2.5亿台,市场保有量达到20亿台,影响全球5亿家庭。​​这样的体量正是小米渴求的,试想下,小米将自己的小米智能家庭app与美的新空调轻松一绑...​​美的能从小米得到什么?​​当然是智能系统。​​2014年3月,美的集团宣布实施“智慧管家系统+M-Smart互动社区+M-BOX管理中心”的战略,推出空气、营养、水健康、能源安防四大智慧家居管家系统。此外,公司与阿里、京东、华为等也开展合作,打造开放的智慧家居应用系统。其中,美的和阿里云在3月签署协议,就构建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智慧系统及大数据应用达成框架合作意向。​​美的对智能系统的渴望甚至可以追溯到2年以前,当时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就认为:“未来靠卖单个的产品已没有意义,一定要卖系统。”​​而这正是小米最擅长的。​​谁会紧张?​​当然是美的和小米的友商们。​​小米和美的此举,可能会触发一连串手机厂商与家电厂商的战略合作。​​比如,同在珠海的魅族与格力,当然,这只是猜测。​​小米2013年收入与利润曝光​​美的的公告披露了新股东小米的资产状况与营收情况。资料显示,小米2013年营业收入26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约4.8亿,净利润为3.5亿元,净利润率为1.3%。相比起来,今年二季度,格力电器净利润率高达10.21%,再创新高。这也是董明珠冷笑小米的主要原因之一吧……不过要注意到,小米的销售收入260多亿,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到4亿,这是典型的轻资产运作。换句话说,这也印证了雷军所说的“互联网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08:16:50
在经历约一年的重组筹划后,中航系资产整合进程遭遇挫折,著名“妖股”成飞集成(002190,SZ)无奈遭遇黑天鹅,当年洪都航空(600316,SH)被二级市场爆炒后遭遇预期落空的一幕再次上演。

12月13日,成飞集成在停牌近一个月后宣布管理部门对重组的批复意见:因方案实行后涉行业垄断,国防科工局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为此,成飞集成决定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今日(15日)起复牌。这无疑让相关投资者心里一凉—成飞集成在抛出150多亿元军工资产重组预案,拟实现中航工业旗下防务资产的整体上市后,其股价从5月19日复牌当天的16.62元一路狂飙,最高涨到72元以上,一举成就整个军工板块大行情。

昨日(14日),一位曾多次参与大型重组项目的资深并购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大型国企,特别是涉及军工等敏感资产的重组,应会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事先沟通”,最终遭主管部门否决的案例尚不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飞集成的方案未获主管部门同意,为中航工业防务资产的未来整合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深交所数据显示,停牌之前,尚有高达13亿元融资盘余额买入成飞集成。业内人士认为,重组预期落空,不仅使得成飞集成的融资客面临爆仓风险,热炒的军工板块的重组题材亦将得到重新审视。

半年最高涨幅380.79%

成飞集成本次资产重组始于2013年12月23日,公司股票当天因筹划重组而停牌,2014年5月19日复牌披露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拟以每股16.60元的价格,向中航工业(控股股东)、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达158.47亿元。同时,公司拟配套融资52.8亿元。

通过此次交易,中航工业将歼击机、空面导弹等产品研制业务注入成飞集成,成飞集成表示,方案若能通过,将实现中航工业防务资产的整体上市。

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是中航装备旗下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这两家公司均是中国歼击机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沈飞集团的主要产品包括歼-7、歼-8、歼-11、歼-15、歼-31等,而成飞集团先后研制了歼-7、歼教-7、歼-10、歼-20以及枭龙等。

上述重组方案的出台,令成飞集成一举成为“军工改革标杆”,资本市场亦寄予厚望。自复牌以后,股价连续涨停,从复牌前15.1元起步一度攀升至最高72.6元,涨幅高达380.79%,此后股价虽有所回落,但至11月17日再次停牌前,收盘价定格在54.29元/股,相比停牌前上涨243.4%。

然而,强力看好成飞集成的投资者不得不接受一则“噩耗”。据成飞集成12月13日公告,中航工业于11月17日公司临时停牌当日已收到“国防科工局就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国防科工局指出,“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这是国防科工局抄送件的意见,以公告内容为准。”一位成飞集成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关于是否涉嫌行业垄断,从股权关系及管理关系的角度看,在重组前后没有实质性变化,“重组以前,成飞和沈飞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都是中航工业,重组完了仍然是,业务关系都没有发生变化。”

成飞集成在11月17日披露的重组草案中对行业竞争格局也曾作补充披露,“防务装备制造的技术密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且涉及国防安全,其行业规划和研发生产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集中管理和统筹安排,因此我国相关行业呈现出集中度高、专业分工性强的特点—基本由国有资本绝对控制,且集中于中航工业系统内;国家有关部门对不同型号、不同用途军用飞机的承制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实施定点生产管理,一个机型通常仅存在一家供应商。”

成飞集成还表示,“交易中成飞集成与各标的公司均为中航工业控制的股权比例超过50%的企业,不构成《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亦不存在违反国家反垄断法律、法规的情形。”

防务资产整体上市蒙阴影

事实上,中航工业近几年一直在推动旗下各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以直升机板块为例,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中与直升机相关的主要资产基本上已注入上市公司哈飞股份(600038,SH);另一家上市公司航空动力(600893,SH)作为中航工业发动机业务的整合平台,在2010年曾发布重组方案,拟收购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资产,但是后来同样因为主管部门未能如期批准,该方案流产;两年之后,航空动力再次发布重组方案,并在今年获得了通过。

针对此次成飞集成的重组,中航工业12月12日在书面通知中称,“该方案属于企业内部重组”,中航工业在这次停牌期间进行了多方努力,“预计仍无法在成飞集成股东大会之前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建议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记者查询本次交易的决策过程发现,在2014年5月16日,本次交易已通过国务院国资委的预审核;尚需取得批准或核准则包括“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等。

一位曾多次参与大型重组项目的资深并购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评价称,“一般大型国企、特别是涉及敏感资产重组,一般会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事先沟通。”最后遭主管部门否决的案例并不多见,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值得关注。

对于未来中航工业防务资产将如何整合,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防务资产整合是未来趋势,但是对于未来将选择哪一个平台进行整合,以及整合方案将有何种变化仍有待观察。

银河证券研报曾指出,如果成飞集成注入成飞集团、沈飞集团等战斗机军品资产,具有两点不利影响。第一不利于与成飞集成现有主营业务有效地发挥协同效应,第二不利于中航装备防务资产整合,因为根据其判断,战斗机、教练机、无人机和导弹系统未来一体化发展是趋势,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未来成飞集成和洪都航空有可能需要再次整合。

事实上,洪都航空作为中航工业防务资产整合平台的市场预期由来已久,其2009年报显示,“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这一表述彼时也被看作对市场的暗示。

但是一年后,情况出现戏剧性变化,2010年11月11日,洪都航空表示,中航工业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这一公告被网友称作“史上最绝情公告”。公告甫出,二级市场股价应声4个跌停,洪都航空之后便开始多年漫漫熊途,由当年49元的高位最低跌至9元一线(复权)(2012年12月)。

事实上,成飞集成自身的重组之路亦可谓坎坷。2013年1月,成飞集成披露重组预案,拟支付不超过4340万元现金,并以12.58元/股的价格向汽车设计企业同捷科技股东发行不超过3985.24万股股份,合计以不高于5.45亿元的价格,收购同捷科技87.86%股权。

同年7月,成飞集成宣布终止收购同捷科技,原因为同捷科技尚未完成相应股权的有关对价支付、内部资产重组中相关资金往来清理等《框架协议》所约定的先决条件。

再早之前,2011年成飞集成曾通过定增募资10.2亿,控股中航锂电,加上其他渠道资金,将新投入17亿元,用于开拓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之后,中航锂电因盈利能力与当初盈利预测大相径庭而备受诟病。

13亿融资盘何去何从

成飞集成重组终止令各方错愕,比如重组标的公司沈飞集团、成飞集团众高管就错失了“顺风车”。重组方案显示,在配套融资方面(配股价16.60元/股),参与定向增发的航晟投资、腾飞投资是相关标的资产高管以及技术骨干持股公司,认购金额分别为4815万元和4540万元。这一设计曾被认为在国企改革中颇为“创新”引起关注。其中,成飞集成前任董事长程福波和现任董事长张剑龙分别出资150万元现金,各持有腾飞投资3.3%股权。

不过,更令人感到担心的是,停牌之前,尚有高达逾13亿元融资盘余额买入成飞集成。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承诺在本公告刊登之日起至少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重组预期落空,无疑将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打击,融资客亦难逃爆仓命运。”一位资本市场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道。

由于成飞集成的标杆效应,引得今年资本市场刮起了一阵军工热,多只军工概念股在市场低迷之际逆势大涨。而此次重大利空不仅会对成飞集成股价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拖累整个军工板块估值下移。

(每日经济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08:36:31
我爱那只和平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