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9986 59
2014-12-31
体验南通大学副处级干部选拔过程(2012-12-05 08:12:40)转载▼标签: 杂谈  
    刚来到南通大学,就冷眼观察了一下这所我既陌生而又今后与之长期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31 10:00:02
刚来到南通大学,就冷眼观察了一下这所我既陌生而又今后与之长期相依为命的学校,觉得我所在学院的同事还算热情,能真心帮助人。但有一点就是官僚习气太重,封建味道太浓。而整个学校更是如此,特别是在处级以上干部选拔上,某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如果拉人心切,索性不走什么程序,在暑假或寒假来个直接公示,将某些与之关系较近的科级干部变成副处级干部,将副处变成正处,让学校员工颇感意外。也许觉得那样不好玩,学校领导开始玩起了民主,在处级干部的选拔上开始走民主程序。民主程序的第一关就是公示岗位与报名资格及条件,这一关没得说还算民主。第二关是笔试,试卷内容十分灵活,准不准备差别不大。这一关也许是比较民主的,因为无论如何,在我身上都体现不出来。因为我竞选的岗位只有三个人有资格,按照学校竞选规定,某岗位只有满足3:1的比列才能走竞选程序,直到全委会投票。所以我在全委会投票前基本没有被刷的可能,所以也就乐颠颠、傻乎乎地跟着程序走。第二关是全体中层投票,竞选者较多的岗位的部分竞选者在这一关被刷掉,所有的岗位都齐整整的剩下三位竞选者。然后是第三关面试,听说面试为了体现公平,专门从校外请来了专家。我认为能够面试教授、博士的专家应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应该不是一般人物,面试过程中难免会有唇枪舌战。但在面试的一天,我由于激动晚上有点失眠,早晨不得不6点早早起床。在面试的候考室,我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本以为能早早结束面试回家补上一小觉。但组织部领导却来了个抽签,先抽小签-即抽签决定竞选的三人的面试顺利,我有幸抽到1号。然后抽大签-即由每一岗位抽到1号的竞选者抽岗位面试顺序,不幸的是在八个岗位中我抽了第7号,将同岗竞争的三人基本拖到最后。经过早晨从7点-11点的漫长等待,我被叫到准备室作面试前的准备,准备的内容则是放在桌子纸条上两道论述题,一道大概是说一南通大学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如何采取措施扩大优势弥补不足。第二道是面对普通地方高校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解决。(不知是否涉及学校机密)。只给了8分钟的准备时间,我宏才大略的思想还没来得及发散出来就被推上面试的战场。在面试官面前,我略微有些紧张,几个面试官长得什么样我都没仔细看(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我的眼睛当时有些不舒服,)。本以为他们会与我聊聊、辩辩,没想到我刚坐下,面试官就让我陈述应对考题的观点。我也就懵里懵懂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抖出来,抖的正起兴时,考官提醒只有1分钟时间了,(面试时间只有8分钟)我也就收了个尾草草了事。整个过程考官几乎一言未发,出了面试考场觉得好没味道。

    从面试考场走出,然后被领进结果等候室,在这里同一岗位竞争的三人聚在了一起,等了大概10多分钟的时间,组织部工作人员给我们三人每人一张信封,说是面试成绩在里面,只能回家看到,不能相互沟通。三人都有些按捺不住,当场都看了自己的成绩,其它二位的成绩怎样,我不得而知,听他们说还不错。但我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当时就感觉解脱了,终于不用陪他们玩程序了。当出乎意料的是在全委会投票后,我竟然被继续保存了下来。那全委会投票的作用可不可小觑,因为从得分比例上而言,笔试与民主推荐比例是1:1,前两者总成绩与面试之比是3.5:6.5,而以上所有成绩与全委会投票的成绩之比则为3:7。能得到全委会的青睐实在是三生有幸。随后的事情就不需要我操心了,只能被动地接受组织部考察与校党委常委的宣判。最后的结果也正如我预料的一样,陪别人游了一圈。最后,我只能对自己讲,傻瓜,报什么名,一个外地人,领导谁会认识你,前面程序你再努力你也逃脱不了被党委常委压倒在五指三下的命运。我也倒无所谓,本人生性懒惰,也不想靠当官混饭吃,只想献身教育事业,献身讲坛,可是苦了我那一起参与竞争、意气风发,认为自己最有可能却被挡在考察对象之列的兄弟。现在想想,搞什么民主程序,还是你们学校领导直接定算了。要想真民主,直接搞的如美国大选一样全仰仗民意,我们也就无话可说了。最后要讲,可怜的外地来得兄弟姐妹们,不要想着在南通大学当官呀,教书才是你们的正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1 10:01:13
南通大学招聘处级干部报名:越是不会教书、不搞科研的人越积极   [复制链接]  
  

看了南通大学第三批处级干部报名表发现一种现象:越是那些不会教书、不搞科研的人越积极,也许这是中国高校饱受诟病的根源。希望高校在选拔干部时严格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高校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尤其要突出才,否则让一些不搞学术、不会教学的人去领导一大批教授、博士将会闹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1 10:07:39
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1 10:32:15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1 11:16:0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但要听失败者的言论!也得听听成功者的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