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进行到今天,毋庸置疑成效是显著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就是反腐败过头论,认为十八大以来反腐搞得过猛、管得太多、查得太严,一些干部感叹"为官不易",甚至认为"官不聊生"。这句话听起来就不合逻辑,如果是腐败行为,肯定就要管,如果不管岂不是纵容腐败,人民群众怎么会答应呢?如果认为由于反腐败就感到"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本身就有贪腐行为,要么有贪腐的动机,这样的官员又怎么可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与重托呢?
再进一步看,如果对于腐败行为管的不猛,管的漏洞太多,管的不严,就会导致反腐败不到位,不能从根本上在领导干部中建立起廉政意识。结果肯定会贪腐行为"死灰复燃",这里的死灰指的是贪腐官员的贪腐欲望,复燃的将是贪腐横行的社会风气。
当年热播的电影《建国大业》中,"蒋介石"有句台词:"反腐败,亡党;不反,亡国。"影视中的语言,难免言过其实,但国民党官员的贪污腐败,确实惊人,九成官员有商业背景。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国民党当年如果真的能够认真反腐败整风肃纪,倒不见得会亡党,所谓的国也未必就会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都亡了,所谓的党又能够在哪里存在呢?
随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党要领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反腐败本身没有过头不过头的问题,只有合法不合法的问题。如果把反腐败只是当做一项政治运动来完成,可以预见其效果将是短暂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上来,为反腐败提供扎实的法律保障,才能够实现反腐败的长期化、制度化,才能够在全社会兴起依法办事的社会公德,才能真正建立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诚能如此,吾民幸甚!吾党幸甚!吾泱泱中华民族幸甚!
二零一五年元月十三日东武子草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