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版书中讨论财政政策时,提到“公债的发行会导致利率上升,中央银行为控制利率,会公开购进债券,增发货币”
为何公债会导致利率上升?
迷惑:购买公债导致个人剩余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是否影响到投资和消费,货币的交易需求是否会减小?在供给暂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L=ky-hr,r为何会上升??
能否给一个系统的解释?
初学经济,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是这样理解的,公债就是政府向民众借钱,而民众的储蓄是有限的.因此货币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利率的增加.大白话说就是政府不把利息抬高点,谁愿意借钱给政府.
我觉得同样是消费1000万,民众起的作用远小于政府的作用.因为政府有个杠杆效应在里面.
我還是不太理解...
可否詳說..
发行公债,减少了居民手中的货币,即市场中的货币数量减少,根据供求关系,利率会上升
嗯,吸收了货币的流动性,相当于是减少了货币供给量。
不过,顺便问一下,货币的供给是包括哪些部分的的呢?这个吸收流动性,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减少了供给量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6 23:00:30编辑过]
国债的发行,是为了收缩流动性。暨减少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需求不变,利率上升。对投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加大,投资萎缩。对消费的影响,应分长短期来看,短期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消费函数是不包含利率变量的,所以没有直接影响。而长期来说消费函数是有利率这个变量的,其结果也是抑制消费!
同意这一点。
http://www.pinggu.name/bbs/dispbbs.asp?BoardID=48&replyID=47673&id=220913&skin=0
国债是财政当局发行的,不是货币当局发行的。
基础货币供给的变化,要看货币当局的行为(对应着,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
只有财政当局活动,货币当局不参与其中,并不影响全社会的基础货币供给。
这样的说法就把一国的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混为一谈了。
就货币当局而言,财政当局与其他居民都属于“公众”。只不过,发行债券,使得货币由一类公众转到另一类公众。
请爱护公物 发表于 2008-9-16 00:57 我是这样理解的,公债就是政府向民众借钱,而民众的储蓄是有限的.因此货币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利率的增加.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