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论争》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2004年开始筹划至2014年问世,编写工作历时整整10年。全书共3册、180万字,分10篇展示西方学者的论争主线,涉及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学流派的200多位经济学家近300篇(部)著述中的观点。
本书着力于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或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的述评。而这里的西方学者,以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为主体,但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者,以及那些热心于“沟通”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者、那些自称“价值无涉”的“纯粹学术性”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者。全面把握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全面理解19世纪40年代及之后40年间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是认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根本,也是现时代发展和拓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对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之一,就是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及其之后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依此而形成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特别关注历史上有关的重要理论论争和新的理论探索,评价理论论争各方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和学术背景、论争结果及其影响等。
《百年论争》涉及西方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学流派的200多位经济学家的近300篇(部)著述中的观点。由不同学术流派构成的学者,对马克思经济思想作出的不同方面、不同倾向、不同观点的解说和理解,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特别是这些西方学者之间在各个层面进行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观点的交流、交锋和交融,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
《百年论争》的主线依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题,特别是《资本论》的理解结构,来展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论争”。《百年论争》共分为上、中、下三册,共180万字,分十篇展示西方学者的论争主线。上册分为四篇,探讨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意义,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劳动价值理论以及货币理论。中册分为三篇,包含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转型问题,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下册分为三篇,涵盖利润率趋向下降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马克思与凯恩斯、斯拉法的比较研究。这十个理论主题,首先构成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观点,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等,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精髓和理论支柱,这些主题同马克思经济学在20世纪的几度“复兴”密切相关,是几次“复兴”的内在的理论动因。头像吧:http://www.qqd6.com/
其次,这十个理论主题也呈现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论争的主要论题和脉络。如“转形”问题,就是20世纪西方各经济学流派,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和主流经济学学者多次探讨和激烈论争的理论主题,甚至可以说是20世纪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发展的主要线索。再次,这十个主题凸显了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新的课题,如利润率下降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研究,都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经济学”的趋向。最后,这十个主题也比较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西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新的趋势与倾向,如在对马克思与凯恩斯、斯拉法的比较研究中出现的“沟通”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