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楼的说法很有启发,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如果从流量的角度考虑,当λ<1时(生产要素减少),这个生产函数实际上是”逆向的规模报酬递减“,因为产量减少的比例并没有超过生产要素减少的比例;但是如果从存量的角度考虑,同样的原因却是”规模报酬递增“,正如10楼楼主所描述的那样。所以我觉得从存量的角度考虑可能经济意义更大一些。
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当改变规模报酬定义中的λ>1这个条件时,假设生产要素减少1/2:
指数函数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0<m<1时大于1/2,也就是存量意义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了。
范里安第八版《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英文版,中文版和其它版次应该也有)的第19章课后第三题(Review Question, 3.)似乎就是这个拓展的一个应用:当(流量意义上)规模报酬递减时,这就是一个公司被拆分成几个子公司的原因之一。你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