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提意见当然不要直来直去。要使用一些技巧。提意见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意见被对方所采纳,在这样的前提下,使用一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经常会看见甚至会亲身遇到这样的情况:话是好话,意见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仅仅由于说话的方式和技巧的问题,搞得双方不欢而散,甚至形同仇敌。可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技巧是一个标准的三步法:
第一步叫做承认。无论如何,首先要认可对方,特别是当对方是你的领导的时候,这个认可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他的主意不好,就认可他的眼光;如果他的眼光也不好,就认可他的原则;如果原则也是错的,那么至少要认可人家积极的态度。总之,一定要找出一些可以认可的东西来,以真诚的态度加以赞扬。这样可以取得对方的信任,为以后的进言做好铺垫。比如,吴军师出了一个计策,大举进攻东京汴梁。这个计策是一个不自量力的策略,当然本身有问题。不过在反对的时候,我首先还是要认可它的战略眼光的,比如说攻敌所必救,出其不意,擒贼擒王等。即使这些都没有什么可以赞扬的,至少,这种坚决打击敌人的态度和勇气还是完全可以认可的。
第二步叫做同化。也就是说,要在说出建议内容之前有一个表态。怎么表呢?要领就是在前一步认可的基础上,讲一讲自己认可的那些东西对自己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进一步指出自己后边的想法都是在这个重要启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个表态非常重要,它表示出了自己的立场不是和领导对立的,而是和领导站在同一个队伍里的,是受了领导的启发才有所建议的。这样,即使建议错了,立场还是对的。这样,领导自己就会消除敌意,周围的人(即使一些奸佞小人)也不好做落井下石的举动。
第三步叫做附加。这其实是整个建议的核心部分,在前边做了两步铺垫的基础上,这个核心部分才可以登场。而且说的时候,不说成是自己的建议或者想法,而是说成“受了前边的启发以后的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作为对领导意见的补充,供各位参考“。这样,就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地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减少抵触情绪、减少冲突和敌意,使得自己的建议真正地被大家所重视,被领导所考虑。
或许很多人对这样提意见持不同看法,耿直的人会觉得这样提意见太过虚伪,豪爽的人觉得这样提意见太过隐晦,简要的人会觉得这样提意见太过啰嗦。其实,天下万事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缺,我们做事情只要把最主要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满意了。提意见的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想让自己的意见能够被接受。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啰嗦一点、麻烦一点,甚至虚伪一点都没有关系的。这是做事情的胸怀。
提意见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量选择小的场合。当众提意见极容易导致对立情绪,从而把一个好事情办砸锅。
古往今来,很多人提意见的时候不注意场合和方法,凭着热诚和良好的愿望上来就说,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冲突。一旦真的冲突起来,双方剑拔弩张、水火不容,不但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被打击,而且后来的人也没有办法再进言了。这其实是以一人的愚忠损害天下人利益的行径。不但不值得歌颂,反而要受批判。本来嘛,要是有技巧的人提,是完全有可能被采纳的,那样就是众人受益了。现在一个没有技巧的人鲁莽地提出来了,跟领导发生了激烈冲突,提同样意见的路就被堵死了,以后即使有技巧的人也束手无策了。这当然是一种逞匹夫之勇、卖弄愚钝之忠而不顾众人疾苦的可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