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社区事务中心办事,需要身份证复印件,像往常一样,复印店的店主接过我的身份证,在复印机上按了几下钮,就把我的身份证复印好了。此时,我手里早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一元硬币,因为店家在醒目的位置贴上了“复印证件一张一元”的告示。
最近在读张五常所著《新卖橘者言》,老师对现实世界现象背后的经济原理深入浅出的分析,激发了我对这小小现象的思考,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经济学的道理呢?浅浅分析一下。
会不会是复印证件的成本较普通复印较多呢?复印的成本大概来自于纸张、油墨、机器损耗、人工与房租等。具体到证件复印和普通复印,既没有不同质量的纸张也没有不同的复印模式,一张证件复印所耗的油墨以我不是十分专业的眼光来看并没有比其他普通复印消耗更多油墨与其他成本。成本说似乎很难成立。
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店主复印证件类的文件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真是扯天下之大谎话!这不是类似于杀人犯若是用刀杀人还要判处卖刀者的责任!
思考来思考去,似乎经济学的价格弹性是解释这一现象的较好理论。我们知道,复印证件类的文件 基本是出于“不时之需”“必须”“十分需要”“很急迫”的要求,与普通文件相比,证件类文件的复印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提高价格会增加供给者的利润。
然而,为什么“复印证件一张一元”如铁律一样在神州大地处处存在,君不见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打印小店,也往往都贴上这么一个告顾客书呢?这到底算不算是某种形式的“垄断”呢?我们知道垄断组织具有四种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其中,卡特尔是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一方面为获得垄断利润而在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和其他方面签订协议,另一方面又保持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卡特尔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规定销售市场范围的卡特尔;二是规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三是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生产限额。显而易见,这就是价格卡特尔的垄断!
一提起垄断,我们是不是自然会想到动辄几亿美元的罚款,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然而在最普通的地方也存在着一样的道理!
最后,笔者仍然不解的是为何这种价格垄断天然地近乎自然地达成了,却没有所谓的通过协议?难道仅仅是因为一元钱太小吗?缔约成本大于利润所得,而这种自发的价格联盟节约了交易费用。倘若复印证件是一次一千的价格,就难以有这种自行神州的铁律了吧。
2015年8月19日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