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经济以及咱这个坛子被这两个名词搅的很热闹。
这两个名词是怎么诞生的,不知道。但大家都在用。
奇怪了,大家都在用一个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语录,就不怕被这些裹胁?不怕被引向歧路?
但总觉得这两个名词有点不地道。
先说产能过剩。
要说产能过剩,就得先把这个名词的概念确定好。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就应该是产能过剩的本来意思吧。
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是:不管什么样的工厂,想投资就开工,也不管生产的是什么样的商品,都要让消费者消费掉?
如是这样,好了,反正有国家为产能过剩操心,大家都来建工厂,卖不出去就向国家哭产能过剩。让国家多发票子或再增加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
但这个过程正常吗?
再说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是最忽悠的一个名词。
内需不足不知是怎么定义概念的。
这个名词首先让我有些不明白的是:国家GDP中出口部分大于国内部分就叫内需不足吗?物价高涨就叫内需不足吗?
若以GDP内外比例来定义内需不足的话,那就不管国内物价指数了?若不顾国内物价指数上涨的一塌糊涂,仍强调内需不足,这样来定义岂不是乱来嘛。
再说,GDP的内外比例,若觉得比例不合适,可以降低出口嘛,为什么非要让内需不顾死活的向出口看齐?其实,把汇率调高一点,马上出口下降。是不是又该出现外需不足了?拿比例说事,真是乱套了!
那内需不足到底是按什么来定义?!
看看现在经济学上用的时髦名词,真让人非常担心。是人们在乱用经济学还是经济学人在乱用概念?
这并非是一个小事情。
自认“经济学人”者多
抽象地谈,对于面向本国生产的厂商(产品仅在本国出售),厂商“非自愿存货增加”大于0时,可称“内需不足”。
但是,这个定义也是很含糊的:
(1)A厂商大于0,B厂商小于0,C厂商等于0,“总”地来说,内需是“足”还是“不足”?
(2)怎么才算“自愿”,“非自愿”?
“内需不足”、“扩大内需”这些提法,还是颇有“计划”的色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16:23:11编辑过]
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以GDP为纲的结果,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批,更本不管是不是适合市场,污不污染环境,这样的情形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外围市场繁荣的时候,可以出口消化,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外围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就成了产品过剩,进而发生大量的失业,经济危机袭来,社会治安混乱,最后可能政治危机收场
内需不足源于社会分配,社会保障,这两做大山不解决,内需肯定不会上来的。你比较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和农村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就知道了,还有你看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就晓得国家投入的重点是什么了


不管什么样的工厂,想投资就开工,也不管生产的是什么样的商品,都要让消费者消费掉?
如是这样,好了,反正有国家为产能过剩操心,大家都来建工厂,卖不出去就向国家哭产能过剩。让国家多发票子或再增加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
但这个过程正常吗?
即便是大家公认为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也并非“想投资就开工”的,恐怕没有几个投资人在投资时会认为“反正国家会来买单的”从而不考虑市场需求
反过来讲,即便策划的再精密的项目,也不一定能做到生产的产品都能“让消费者消费掉”
再说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是最忽悠的一个名词。
内需不足不知是怎么定义概念的。
这个名词首先让我有些不明白的是:国家GDP中出口部分大于国内部分就叫内需不足吗?物价高涨就叫内需不足吗?
若以GDP内外比例来定义内需不足的话,那就不管国内物价指数了?若不顾国内物价指数上涨的一塌糊涂,仍强调内需不足,这样来定义岂不是乱来嘛。
再说,GDP的内外比例,若觉得比例不合适,可以降低出口嘛,为什么非要让内需不顾死活的向出口看齐?其实,把汇率调高一点,马上出口下降。是不是又该出现外需不足了?拿比例说事,真是乱套了!
那内需不足到底是按什么来定义?!
看看现在经济学上用的时髦名词,真让人非常担心。是人们在乱用经济学还是经济学人在乱用概念?
这并非是一个小事情。
经济是否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如果按最终产出由国内和国外消化的比例来确定,那实在是省事
我想内需是“足”还是“不足”可能是相对的,如果内需“足”而外需“过于足”(原因可能是在于国外市场,也可能在于本国的汇率政策,产品竞争力强等),而宏观经济政策又失当(没能及时上调利率),完全可能出现“内需相对不足”但“物价指数上涨的一塌糊涂”的现象
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以GDP为纲的结果,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批,更本不管是不是适合市场,污不污染环境,这样的情形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外围市场繁荣的时候,可以出口消化,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外围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就成了产品过剩,进而发生大量的失业,经济危机袭来,社会治安混乱,最后可能政治危机收场
内需不足源于社会分配,社会保障,这两做大山不解决,内需肯定不会上来的。你比较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和农村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就知道了,还有你看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就晓得国家投入的重点是什么了
企业产品是否适合市场政府部门还要把关,放在全世界看,这实在是一大奇观
内需不足,其实归结起来我觉得有两点:其一,人均收入低下,造成无力消费。其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产出和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内需降低。
其二说的太大了 把其一都部分包含了
根本上是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社会分层,一部分人钱很多,花不了多少,或者购买了很多房地产;一部分人(生产者)收入太低,无法支撑需求。
而房地产就是很早论坛上讲的小岛上的石头,会绑架经济,并且导致部门不平衡,结果也必然是:内需不足。
我觉得首先从我国这几年的出口导向政策说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都以平稳的状态向前发展,我国企业的生产目标有两个:一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二是出口。
全球经济危机造成世界市场需求不足,我国企业直接面临出口缩小。
以上两个方面造成了 我国产能过剩,内需不足 这两种说法。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这两种说法的提出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才提出,那么之前我国是不是就不存在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未雨绸缪?合理的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合理的需求结构 是我们 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配不公,公务员加薪,为人民服务的成本在增加!普通工人待遇面临降薪的危险,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降薪裁员。这真是个笑话!!!!!
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面对国内产能严重过剩,而面向全球,供不应求!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钢铁行业举步维艰!拉动内需是挽救钢铁行业的必用措施,但是四万亿投资对钢铁行业的拉动有限。在我看了,对于建筑类钢材如棒材,铁轨等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对于制造业用钢材如,汽车板,家电板等没多大拉动。钢铁行业和钢铁行业从业者,还有很长的困难路要走。
国内的问题多多...... 大家齐奋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12:32:58编辑过]
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以GDP为纲的结果,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批,更本不管是不是适合市场,污不污染环境,这样的情形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外围市场繁荣的时候,可以出口消化,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外围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就成了产品过剩,进而发生大量的失业,经济危机袭来,社会治安混乱,最后可能政治危机收场
内需不足源于社会分配,社会保障,这两做大山不解决,内需肯定不会上来的。你比较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和农村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就知道了,还有你看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就晓得国家投入的重点是什么了

以上引用的这些评论足够回答楼主的问题了。
产能过剩,内需不足,这种属于比较模糊的表达方式,明白的人自然明白。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