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014 54
2015-10-15
思想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一大早的,太阳还没有升起,鸟儿还没有唱歌,对话开始了。

    凯恩斯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学公式: Y =[1/(1-x)]I,对学生说,你知道这个公式的意思吗?
    学生:知道。 Y代表国民收入, I代表投资。 x代表边际消费与边际国民收入的比率。如果用 λ 代表1/(1-x) ,那么 x小于1, λ 这个数就大于1。
    凯恩斯:想一想,如果一家企业投资100元,乘上λ后就变成大于1的收入了,所以称 λ 为乘数。如果某人支出了100元,其中80元用于消费, 20 元作为储蓄, 80与100的比值就等于 x 。
    学生:能够理解。
    凯恩斯:收入与支出是不断周转的,某人的支出是其他人的收入。能够分析接下来的支出情况吗?
    学生:可以。如果我获得80元收入,按前人的比例x支出就是了: 80 %用于消费, 20 %用于储蓄。
    凯恩斯:这个过程可以不断进行下去,直到把这笔收入用尽了。总收入是每个循环者收入之和,总储蓄是多少你能算一下吗?
    学生: 100元。
    凯恩斯:现在你知道了,储蓄的100元等于投资的100元。所以,投资 等于储蓄。
    学生:如果投资也在循环进行,会是什么情况,凯恩斯先生?
    凯恩斯:你说什么,我不知道。
    学生:如果投资也在循环进行,投资周转也会形成乘数,对吧?
    凯思斯: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学生:如果人们新增100元支出,其中20元用于投资, 80元用于消费, 获得20元收入的人,继续按2和8的比例投资,获得80元收入的人,按前 人的比例 x消费,即80 % 消费, 20 % 储蓄。就会形成投资周转和消费周转 的两种情况。
    凯思斯:你这个想法改变了我的前提,我的理论没有考虑投资再支出过程。
    学生:我只改变了一点。其他条件没变,但是,后面理论结论不同了。我按照您的计算消费支出的思路,计算了投资支出。求得了一个收入乘数公式: Y =[ 1/( X( 1- X )]y,式中的变量与您设计的变量是一样的。只是用事前收入y代替了事前投资 I。
    凯恩斯:事前的收入 y等于储蓄吗?
    学生:是,储蓄=事前收入。
    凯恩斯:无语。
    对话就这样结束了,太阳还没有升起,鸟儿还没有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5 11:46:02
谢谢李攀版主评分,发这个帖也是为了配合版主倡导的“首发”、“原创”的活动。

宏观经济论坛有不少学习的同学,借此抛砖引玉,学好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5 14:24: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5 14:25:48
主流经济学当中,好像似乎存在低级错误----------不过,这应该不可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5 14:27:3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0-15 11:46
谢谢李攀版主评分,发这个帖也是为了配合版主倡导的“首发”、“原创”的活动。

宏观经济论坛有不少学习 ...
支持马老师原创。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100的投资流向哪里?回收状况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5 14:27:39
也就是100投资的收入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