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711 26
2015-11-10
      本人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根据货币的发展史以及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角度思考出一个关于货币形态与商品价值与价格关系的小结论,但不知道这结论是否正确,请诸位指正。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的产生是货币的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的价值不一致导致的。从货币的发展史角度来看,在纸币和信用货币出现之前,即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存在的时期,市场是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因为一旦实物货币的价值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就有一部分货币会自动退出市场,从而保证货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一致,也即是在纸币之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统一的,两者没有发生背离;而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之后,由于纸币本身几乎无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就取决于纸币的面值与商品的价值的比较,如果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所反映出的价值低于其面值,价格就会上涨,价格和价值就发生了背离。
      因此,是不是可以说,在纸币之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统一的;而在纸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就发生了背离。其原因就是货币的等价交换功能丧失,货币只是充当一种形式上的中介。我觉得在纸币出现之后,货币的定义应该更改,不能再称之为“一般等价物”,原因在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等价”已经“不存在了。正是这种缺失造成了商品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从而容易引起经济的不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13 21:40:39
因此,是不是可以说,在纸币之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统一的;而在纸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就发生了背离。其原因就是货币的等价交换功能丧失,货币只是充当一种形式上的中介。我觉得在纸币出现之后,货币的定义应该更改,不能再称之为“一般等价物”,原因在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等价”已经“不存在了。正是这种缺失造成了商品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从而容易引起经济的不稳定。
我个人觉得,上述探索很好,思考很好。

但是,如果说要做出什么结论,这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没有很好的现成结论,也不方便轻易下结论。

经过长时间探索之后,相信会有一些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21:54:13
马的定义早被抛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22:25:03
你这不是在搅马克思的局吗?

其实也是真的,货币既不是“一般等价物”,也不是什么价值尺度,其实,他就是一种名义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就与其自身的数量呈负相关,而和其所要交易的商品数量呈正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14:30: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7 00:17:42
纸币和信用货币出现前是有通货膨胀的,比如历史上的铸大钱代替小钱和以铁代铜等。但道理是一样的,即参照系膨胀。另外,通货膨胀也不止一种情形,有信用贬值型的,还有资源传导型的;有输入性的,还有结构性的。楼主说的是可以统归为信用贬值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