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girl 发表于 2015-11-30 12:34 
中国制造做大不等于做强,什么时候解决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这一瓶颈,什么时候就是中国制造真正腾飞之日。很 ...
陈嘉映先生说:“不是中国人缺乏智慧,而是中国人缺乏对纯知性的追求”“中国人的理论都是闹着玩的”。这里面有个文化的问题,也有个社会氛围的问题。前者是受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士大夫政治文化影响,后者则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闭关锁国的历史又隔断了世界科学发展信息的来源,三者合一,就造成“中国人缺乏对纯知性的追求”。
印度尼赫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研究所前所长 谭中教授说:“在海外参与中国学的研究我有一种感觉,例如在美国,研究俄国的主要看俄国人写的书,研究法国的主要看法国人写的书,研究印度的主要看印度人写的书,但奇怪的是,研究中国的竟然不看中国人写的书,却去看美国人写的书。”这番略带苦涩的体会后,谭中教授提出展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中国的学者用英文或者其他外国语言写出能够受全世界欢迎的关于中国的书,那才是对中国学真正的贡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提出了对中国崛起成功经验的理解:“中国是主动向周边学习形成了自己的文明。”随后,他展开这一话题。“近代,西方文明来了后,我们主动学习,但是我们被西方文明打败了,因此五四后,我们开始否定自己的传统而转而激进。这个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我们又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先是学习东欧的社会主义,1990年后,我们向美国这样的大国学习,也向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学习,甚至从苏联、东欧解体的现实中学习教训,这些学习对中国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样是学习,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有些国家强制别国学习他们的模式,但是,如中东并没有美国式民主的成功,颜色革命的输出也没有取得预期成功;另一类学习中的错误是个别国家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喜好而选择了错误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国家都是以自己为主体向别国学习,不学习就会失败,接受强制性的学习也会失败。”
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是要坚持列宁所说的: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