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908 17
2016-01-06
  题记:学术界的风气不正已经是不争事实。自49年鼎革以来,中国的学术界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颓废和无所事事。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隔皮瘙痒和概念争斗,叫人看了恶心。国家发展急需的理论拿不出来,东拼西凑的无聊之谈大行其道。成果上不了世界顶级学术台面,末了就动起了倒腾“学术论坛”或是“学术座谈”之类的“会门”念头:调侃一下学问,相互吹捧一下,于是心安理得,大家都高兴。末了顺便逛逛风景,联络联络感情,甚是不错。此外,相互点自留地:自家的门生答辩时互相关照一下。来回不用自家掏银子,指不定还能冲下科研经费的账目。所以开会好,开会真好,开会实在是好。的确是”荒山老野素心人“的新变种——怪胎。现在不是没有人在真正地做研究,但是那些只念”会议经“的人也太多了。
      科研经费怎样花的,相必都清楚。只是“硬预算”是有限的,于是那些真正想做事,真正缺经费的课题项目总是安排到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不是我个人之见,下文可做以例证:《

中国万亿科研经费被指60%用于开会出差》

http://news.ifeng.com/a/20160106/46955253_0.shtml

原标题:为何60%科研经费花在“开会出差”上?

2016年01月06日 02:01来源:新京报

近年来,一批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频涉腐败案,像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统腐败案、准院士段振豪案尤其引发关注,这也引发了各方对科研经费投入方式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过去数年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媒体发出追问:万亿科研经费去向何处?

其实,近年来科技界屡屡爆发丑闻,类似科研经费“开会出差”被侵占、挪用等的问题一再曝光,直观说明根子在现行的科研体制尤其是科研经费管理漏洞上。而目前来看,科研经费已经陷入了“投入越多,挪用越多”的怪圈。

目前,很多科研经费的使用在科研部门内部秘而不宣,科研经费花在哪儿大家不知道,取得了什么结果大家也不知道。所以说,每年的审计报告都着重对科研经费存在的冒名领取、借壳套现、虚开发票等问题进行披露。可从审计结果来看,科研经费一直未能逃脱“唐僧肉”的命运。

这是因为,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粗放、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是科研经费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也源于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合理。一些高校往往忽视了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智力成本,忽视了他们为一个课题殚精竭虑耗费的苦心与付出的精力,这就逼迫科研人员只能凭发票、差旅费为自己报销。这其实也是科研经费被滥用的深层问题。


而在科研发达的美、英、日等国,由于设置、审计、监管很严格,并有相关法律,科研经费被贪污的事情很少发生。政府资助的科研课题,主管部门日常监督,研究机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事后审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了研究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监控。此外,还特别注重依法管理课题经费,比如美国颁布了《总监察长法》《联邦会计和审计法》《单一审计法》等法律;日本最高科技部门综合科技会议出台了《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文部科学省出台了《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等规定。一旦被查出问题,责任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目前,在科研领域里,国内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做到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才能有效打破万亿科研经费“开会出差”怪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6 11:39:41
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学术落实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2:09:33
“但另一方面,也源于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合理。一些高校往往忽视了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智力成本,忽视了他们为一个课题殚精竭虑耗费的苦心与付出的精力,这就逼迫科研人员只能凭发票、差旅费为自己报销。”

呵呵呵呵,说得跟真的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3:08:13
胡子李大 发表于 2016-1-6 12:09
“但另一方面,也源于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合理。一些高校往往忽视了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智力成本,忽视了他 ...
这个鬼科研体制最大的功效就是逼良为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4:42:58
以上道理说的很简单,但是如何实行才是难点和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象高考一样,谁都知道有很多弊病,但是在目前人口众多的条件下,你又不太可能找出更加具有效率和公平的办法。中国科研的问题,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和现状,不能简单的以国外作为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6 14:43:18
如果限制开会的话,很多学术会议没法参加了。去外地搜集历史文献及资料怎么办?
当然,不排除文章中说的情况。
觉得搞个课题也是烦人,要是自己不差这点评职称的压力,写了论文直接发论坛也是一件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