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你推荐凯恩斯的《通论》里面的13章,第二节只要一开始的部分你就明白了凯恩斯的话了。
  马歇尔说的(其实现在无论是谁建模分析都是按照这个进行的)关于利息是等待的报酬,暗含的假设是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所以人们在储蓄时候会进行跨期决策,考虑该储蓄多少,而凯恩斯其实说的流动性偏好其实就是把马歇尔的储蓄再次分成了两部分,就像现在的叙述一样:一部分是固定储蓄,有利息回报,另一部分就是没有回报的活期储蓄。凯恩斯认为,人们即便不消费也不一定就直接为了回报而固定存款。而真实的情况是人们把不消费的钱进行这样的抉择:是固定存款追求利息呢,还是活期的随时取出(像放在家里一样)满足流动性偏好。看到了差别与相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