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oincare在2009-3-15 13:18:00的发言:我向你推荐凯恩斯的《通论》里面的13章,第二节只要一开始的部分你就明白了凯恩斯的话了。
马歇尔说的(其实现在无论是谁建模分析都是按照这个进行的)关于利息是等待的报酬,暗含的假设是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所以人们在储蓄时候会进行跨期决策,考虑该储蓄多少,而凯恩斯其实说的流动性偏好其实就是把马歇尔的储蓄再次分成了两部分,就像现在的叙述一样:一部分是固定储蓄,有利息回报,另一部分就是没有回报的活期储蓄。凯恩斯认为,人们即便不消费也不一定就直接为了回报而固定存款。而真实的情况是人们把不消费的钱进行这样的抉择:是固定存款追求利息呢,还是活期的随时取出(像放在家里一样)满足流动性偏好。看到了差别与相似了吧
一句话:马歇尔的利率说的是这样的决策的权衡:是现在消费还是为了追求利息。凯恩斯说的利息是这样的权衡:如果我们已经决定不消费了,那么这些钱我们是进行定期存款呢还是放在家里(或者无利息活期存款)随时可以使用(满足流动性)。
你的意思是凯恩斯是对马歇尔的关于利息的进一步补充.进一步针对货币的M1和M2来做的定义?
再问一下
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啊?
今天初看《货币金融学》开头很流畅,觉得比宏观微观都舒坦,正高兴呢。到了利率了。书上说关于利率涉及4种利贷形式。其中关于息票的分析搞的人头晕。一会说到期收益率就是一种衡量利率的方法,一会又将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在同一个案例里同时作为分离的变量来分析。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