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3357 6
2009-03-11
<p>方励之反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力学观</p><p>马克思说:“在天体中…,它们的重心是在它们自身之内,不在它们外面;它们的唯一行动就是运动,并且为虚空的空间所分离开,它们脱离直线而偏斜,形成一个斥力和引力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它们同样保持着它们的独立性,最后它们并从它们自身中创造出时间,” 《博士论文》第45页。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具体的斥力和引力的体系。是斥力和引力一对力平衡运动周期规律。</p><p>方励之说:“马克思主义能指导自然研究?我觉得没有,也就是说它没有指导地位,在百家研究范围里马克思主义至多只能是一家,没有居于一切之上的指导地位。”方励之的反动言论摘录。(摘自1986年11月18日方励之在同济大学的演讲)。</p><p>恩格斯说:“全部重力论是奠基在这个说法上:吸引是物质的本质。这当然是不对的。凡是有吸引的地方,它都必定被排斥所补充。所以黑格尔就说得很对:物质的本质是吸引和排斥。” 《自然辩证法》第222页。吸引是物质的本质,即物质的本质是吸引。这就是说,唯引力论者是形而上学者,形而上学者是非理性主义者,因而唯引力论者是非理性主义者。</p><p>方励之说:“科学史一再证明没有万有斥力,万有斥力是错误的”。这就是就,万有引力是物质的唯一本质属性。这种观点统治着这个时代。 </p><p>马克思物质理论的探索、实践者——.夏曰鼎.</p><p>我的主页:www.夏曰鼎.中国/  </p><p>2007年4月20日 修改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11 22:39:00

马克思的辩证的力学观科学革命观。

马克思说:在天体中,它们的重心是在它们自身之内,不在它们外面;它们的唯一行动就是运动,并且为虚空的空间所分离开,它们脱离直线而偏斜,形成一个斥力和引力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它们同样保持着它们的独立性,最后它们并从它们自身中创造出时间,作为它们显现的形式。因此天体就是成为现实的原子。《博士论文》第45页。

这就是说:行星并非顺从太阳的引力线作直线落体运动,而是摆脱太阳的引力线作偏斜运动,即作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的运动,形成一个斥力和引力相互作用的辩证力学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它们同样保持着斥力和引力的独立性。在这个体系中创造出远离运动与接近运动的循环周期,这个斥力和引力的体系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斥力在否定重力的同时也否定了引力的物质构造,即斥力否定引力结构上下关系,这就是失去上下关系的失重运动,也就是力平衡运动、对立的无的运动。

开普勒第三定律以朴素的形式证明了天体运动循环周期。它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它摧毁了神统治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摧毁了封建王朝上层建筑,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这就是科学革命,日心说是科学革命观。马克思的辩证力学观是科学革命观。辩证力学的本质就是:斥力与引力二律对立统一。这与传统力学观相对立,与教科书相对立,与当代的专家学者力学观相对立,故称万有斥力是革命观

22.引力星形三力平衡运动:http://www.xyd1936.cn/gif1024/avi_22.gif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22:40:00

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的含意速力三角形

马克思说:在天体中,它们的重心是在它们自身之内,不在它们外面;它们的唯一行动就是运动,并且为虚空的空间所分离开,它们脱离直线而偏斜,形成一个斥力和引力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它们同样保持着它们的独立性。这就是说:行星并非与中心天体作向心加速度运动,而是行星中心天体的连线(引力线)作偏斜运动。行星运动速度与行星引力行成一个夹角α,即行星速度与引力的夹角α=90+β速度与引力两矢夹角α仍何瞬时都是一个确定的三角形,简称速力三角形这就是伊壁鸠鲁偏斜运动含意。马克思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物理学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22:41:00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外在的必然性的含意是客观实在性,即直接的现实性。黑格尔是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论证物质理论,物质理论是指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必然性,即推动物质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即动力的动力是什么?或者,推动物质运动的原因的原因。

黑格尔找到物质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却没有找到物质外在的必然性。因而没有完成物质理论,马克思找到了物质运动的终极原因。这就是马克思的力学观。马克思找到物质真实的灵魂。

马克思说:偏斜运动却表述了原子真实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博士论文》第21页。马克思称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

黑格尔认为物质是斥力和引力的统一。他只找到物质内在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外在必然性。或者说,他只找到物质主观的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客观的必然性。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22:43:00

斥力是古老的自然观点 

斥力是二千三百多年前伊壁鸠鲁明确提出的学术思想,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卓越的思想家,杰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伟大的无神论者。马克思称颂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朴素辩证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说:整个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是如何地贯串着本质和存在、形式和质料的矛盾。但是在天体中这个矛盾就消除了,那些互相反对的环节得到和解了《博士论文》第46页。这就是马克思的自然

马克思说:偏斜运动却表述了原子(物质)真实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在我们考察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后果以前,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直至现在完全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必须着重堤出来说一说。这就是说,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偶然出现的规定性。反之,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所以,不言而喻,这一规律出现的规定性,则是视其所被应用的范围的性质而定的。《博士论文》第21页。马克思称斥力是天体偏斜运动一个极其重要、完全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斥力在偏斜运动并不是特殊而是普遍。斥力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并不是偶然性而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特别关注伊壁鸠鲁的反抗重力的斥力斥力能动的原则。马克思非常重视斥力称斥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中看出最有意义东西——斥力是物质自己运动的灵魂。因而我崇拜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自然科学的最高的学术思想。这就是马克思的力学观

黑格尔说康德完成了物质的理论,因为他认为物质是斥力和引力的统一。康德称斥力为万有斥力,万有的含义是指物质的普遍性与绝对性,因而万有斥力也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22:43:00

互相反对的环节便有了效准——偏斜运动

马克思说:“因此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就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的结构,因为通过偏斜运动,形式的规定便有效准了,而原子概念中存在着的矛盾也实现了。所以伊壁鸠鲁首先就掌握了斥力的本质,虽说在感性的形态下,而德模克里特则仅仅认识到它的物质的存在。”《博士论文》第24页。斥力与引力的互相反对的矛盾结构便有了效准——偏斜运动直接证实天体远离与接近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说的偏斜运动形式的规定便有效准了是指:当速度与引力的夹角α为锐角时加速接近运动;当速度与引力的夹角α为钝角时减速远离运动。这就是说的偏斜运动包含加速减速,接近远离的矛盾过程这就是主动力与被动力互逆转化。无理论预言的理论是空谈,无效准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伊壁鸠鲁掌握了原子内部斥力与引力的矛盾结构,矛盾结构形成辩证力学体系。而德模克里特对原子内部的矛盾有一种恐怖心理不懂得矛盾就是绝对的能动性。马克思把偏斜运动从感性形态上升为本质形态把朴素的唯物主义上升为理性唯物主义斥力与引力平衡中运动,即矛盾平衡中运动,斥力与引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对立关系。天体偏斜运动过程中能量不生不灭,能质(可互逆)转化循环,即能量守恒。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