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通俗点说,产品供给需要生产,而生产就要用到原材料、资金、土地、技术、劳动、管理等诸多要素,由此形成各要素拥有着的收入,从而创造需求。萨伊定律认为,供需总量总是平衡的。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供给与需求往往不平衡,甚至差距很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只能从结构上来分析,无非是产品的供给结构无法满足需求,在竞争市场上,这个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或是需求的不均衡,归根结底是收入的分配不均,即需求大的人收入少,需求小的人收入多。导致分配不均的原因就比较多,社会制度,要素禀赋状况,等等,不一而足。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做法。
消费信贷。现在产品生产出来了,有需求的人没钱买怎么办?发放消费信贷,让消费者用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支付,延长支付时间。于是,交换得以顺利进行,整个经济链条顺畅运行。可一旦消费信贷出了问题,链条中断,经济就开始不景气。
我们中国也面临这个问题,分配不均导致内需不旺。那么中国也大行消费信贷来解决不行吗?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不行。占中国人口40%的城镇人口,由于观念保守,医疗、子女教育等没有保障,超前消费者寥寥;而占中国人口60%的庞大的农村人口,收入过低,消费能力太小,超前消费更无人问津。由此,我国所要做的,就是要重点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收入分配更合理,完善需求结构。这一方面要促进农民进城转化为城镇人口,让工人成为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单纯靠农业增收,潜力有限,看一看各发达国家的人口产业分布状况便知;另一方面,通过整个人口收入的增加,政府税收的增长,个人和政府共同建立起覆盖更多人口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消费无后顾之忧——单纯依赖政府投入,没有经济增长税收增加,没有个人的投入,完善社保体系的建立将是无源之水。至此,建立在个人现实收入上的消费需求增加,需求结构改善;消费信贷也将会大展身手,中国的消费时代不远矣。
而中国走到这一步,尚需时日,也许将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