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188 11
2009-04-18

                                        剩男剩女的经济学解释

    剩男剩女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所谓剩男剩女无外乎就是那些到了婚姻年龄还没有结婚还没有对象的单身,这样一种称呼让人感觉好像这些单身男女是被人挑得剩下来的似的。男的找不到对象,打光棍,好像自古有之,不以为怪,但女的也被剩了下来就让人觉得奇怪了。据有人统计,目前我国男性总数比女性多3700万,那女的怎么还被剩下来了呢?有点让人迷惑,感到不解。

昨天无意间看了一会儿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栏目,正好是谈论这个话题的。有一个单身女士在和主持人谈论她的爱情经历,从二十几岁开始相亲,可以说阅人无数,而今已过妙龄,虽然也算得上事业有成,但至今尚没有找到一个相依相伴的人。主持人张越问她现在对男朋友有什么要求,她说一句:男的、活的、会动的。当时一听,我不禁哈哈大笑,太经典了。这种要求也实在太低了吧!但是反过来仔细想一想,觉得也有道理,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太高的要求,也不至于现在被剩下来吧!

经济学中有需求定律,说价高则需求就少。看看身边的这些所谓的“剩男剩女” ,他们是怎么样被剩下来的呢?听过周围有很多女士找对象的条件开口就是什么有车有房啊,家庭无负担啦,什么一步到位了等等。前一段不是有人说适婚女青年制造了大量市场需求,推动房价上涨,我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一步到位,也就是说别人结婚有的你也应该有,这个别人的标准可不一般,大都是指有钱人。在现今的社会要买一栋楼房,可能需要我们半辈子的积蓄,更不要说车了,有车有房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这些条件对于一个普通的男人实在是一个不小的代价,价高则需求少,无人敢问津。并不是是说女士们开出的条件没有人能达到,满足条件的人大多是只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可是这中年男人大都已有家室,或者说不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白马王子和财富最好合二为一是她们的最佳选择,但现实往往是白马王子与财富相分离。要求过高,导致她们被剩下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对于这些剩男剩女来说,随着时间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她们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用经济学的话讲就叫“价格刚性”,即价格有下降的刚性。当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是,由于劳动者的工资有下降的刚性,市场不能很快的出清,所以导致了非自愿失业的发生。这里也一样,在恋爱的市场里,剩男剩女的价格刚性,也就导致了他们非自愿的恋爱失业,即被变成了剩男剩女。如果他们能降低自己的要求,促使恋爱的市场能够达到均衡,他们的婚姻也就不愁解决不了了。

这两年,毕业生就业难,每到毕业前夕,学校的领导就给毕业生做工作:要先就业,再择业,先工作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以后再找好的工作就不难了云云,以这些措施来减少失业。可是,对于婚姻来说,你能先结婚,后择婚吗?你能先结婚过上几年,有了经验来再找一个好的吗?

再来品味那个大龄女青年的话:男的、活的、会动的。似乎我们看到的是,她在降低自己的要求,但是我们听出来的却是更多的无奈。这么多年都坚持的标准,现在要降低,是不是亏了啊,似乎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她没有别的选择。经济学中讲一种资产如果没有别的选择,那么就是一种专用性很强的资产,这时候更多的可剥削性的准租金就产生了。所谓准租金是指现有用途的价值比其他可能用途中的最高值的差。用张五常的话讲,就是收入变而供应不变,这减少了的收入就是被剥削掉的准租金。从有车有房、一步到位到男的、活的、会动的这个要求的变化,不难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变化类似于被剥削的准租金。为了避免或者减少准租金损失,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垂直一体化的解决办法,所谓垂直一体化也叫纵向一体化,也就是共同拥有专用性的资产。对于婚姻垂直一体化也就意味着,自己和自己结婚才不至于被别人剥削准租金,自己和自己结婚也就是单身,我们说一个人的生活必定没有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快乐啊!

对对方的要求太高,女人如此,男人亦然,这就是他们被剩下来的最跟本的原因,要想走出单身的困境,降低自己的“价格” 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9 11:40: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9 20:33:00
呵呵,呵呵,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2 22:11: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3 07:25:00
好像比较合理。

剩男基本上具有这些特征: 基本上从事技术性工作,且多为IT、IC等较少女性从事的行业;  基本上从理工科学校毕业,男女比例失衡; 木讷,因为缺少和异性的交流,表现出来就是不善表达,但只是相对而言,对于某一事物又非常精通,能言善道;交际圈子狭小,基本上是同事、同学,平时三点一 线,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剩男剩女在一线城市比在中小城市要多;不同程度的精通莫一事物,并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摄影,烹饪,旅游,动漫,游戏…… 婚姻是什么? 不就是两个人相互依靠吗?但为什么一定得是两个人呢?;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无法替他买房买车, 为什么不自食其力呢? 以为按照现在的房价,刚毕业的学生可能独自承担吗?   最后,从年龄上来讲,什么才是剩男? 26? 27? 28? 30? 40?   要放到古代,20多岁没结婚,那都是剩得不能再剩的了。  现在本科毕业23,硕士毕业起码25,工作都不知道在哪里,飘个两年,就就已经是剩下的了。

至此,作为一个剩男,我代表我自己以及我认识的剩男要说一句: 女人需要房子,需要汽车,需要满足…… ,那就随她们去吧, 一个人过,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另外:有些实际中看一眼就明白的东西,理论上得想半天,还不一定正确。 经济学虽然很奇妙,但脱离了实际,和跳大神的巫术也没多少区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3 7:27: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3 07:29:00
哇,真是新名词,剩男剩女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流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3 16:07:00

感情经济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