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10-12-2 14:37:12
强烈期待lz能够提供这方面的相关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3:18:51
向楼主讨点意见      能源进出口与经济增长   有什么思路 、方法可写吗?  方向是这几天才换的。。。。。。。。。郁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4:25:53
很久没来论坛了。来的第一件事,是完成论坛任务挣50工分。第二件事,就是来看楼主此帖。
楼主和大家的持续互动,就是大家的持续学习。
真好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18:51
往往有学者用因子分析法来处理满意度数据,这种离散的评价数据怎么能做因子分析呢?会不会存在方法上的问题,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2:37:54
thanks<let me see what"s in i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20:35:24
楼主你好,我现在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验证满意度模型的效果,简而言之,满意度代表的是态度上的,然后现在是想找一些行为上的指标来验证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比如一款搜索产品,用户的满意度得分越高的话,是否可以推断他将来使用该搜索产品的频次应该也越频繁,请问楼主能不能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5:14:26
wtingn 发表于 2010-12-5 20:35
楼主你好,我现在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验证满意度模型的效果,简而言之,满意度代表的是态度上的,然后现在是想找一些行为上的指标来验证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比如一款搜索产品,用户的满意度得分越高的话,是否可以推断他将来使用该搜索产品的频次应该也越频繁,请问楼主能不能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你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才能有效验证行为与态度之间的关系.

一是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其行为.  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用这几个指标:1)持续购买或持续使用 2)推荐意愿  3)价格承受力.不过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这些指标还是会发生变化的,这里只是给你一个提示(指标设计的前提是"客户的哪些行为对经营或财务收益有明显影响", 许多人的满意度研究只打个分数,而不会将满意度和客户行为连接起来,你的思考方向非常正确。事实上研究满意度的真正目的就是了解或者说“预测”客户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使企业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或市场策略. —— 很高兴终于有人开始往这个方向考虑了);

二是分析技术。我不知道你准备如何检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知道很多专业机构的满意度调查都很少会将“满意度和客户行为”或者说客户忠诚度链接起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统计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5:37:00
tornadojan 发表于 2010-12-5 11:18
往往有学者用因子分析法来处理满意度数据,这种离散的评价数据怎么能做因子分析呢?会不会存在方法上的问题,谢谢楼主
很多常规或常用的统计方法之所以不能应用在满意度研究上,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工具都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所以你说这些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5:42:36
WEN007 发表于 2010-12-3 23:18
向楼主讨点意见      能源进出口与经济增长   有什么思路 、方法可写吗?  方向是这几天才换的。。。。。。。。。郁闷啊。。。。。
哦,这个问题太大了。其实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既然ACSI的方法是一个研究“因果关系”的方法,那么是不是有可能检验所有的因果呢?比如说能源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价值与企业经营状况、行业状况、国家政策、资本结构、甚至投资人等等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哪些是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不同市场状态下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可惜,我也只是想想,没机会实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09:12
chocolatehh 发表于 2010-11-9 12:33
楼主,请教一个问题。在做满意度比较的时候,样本数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比如,两个分公司的得分相同,但是客户数差了两倍,这样的比较其实是不客观的,如何解决样本量的问题
好的,现在来谈谈样本量的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困惑,是因为技术、观念、包括对满意度研究结果的应用等等方面所存在的认知或理解上的错误所造成的。但我们却把这一切统统归罪到样本量的身上。

在你所描述的情况中,最大的问题是“并不能直接用满意度得分对比两公司”或者说评判两个公司。无论他们的规模是大或是小。不过我的解释先从样本量开始。因为很多人正在犯这样的错误。

这里有个银行案例,的确显示出不同样本量获得了不同的得分。第一次研究(数据采集时间)是在200911月,第二次是在20103月。(都是在同一个地区的研究)

民生(1):样本量500例,得分  73.1
民生(2):样本量70例, 得分:80.1

招行(1):样本量92例, 得分  70.1
招行(2):样本量180例,得分:74.0

建行(1):样本量111例,得分:64.1
建行(2):样本量320例,得分:68.5


这两次的研究都是我自己做的。第一次是某个银行的专项委托;第二次是针对行业的一个研究。案例中可以发现,两次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很大(这些分值都来自与三个相同的指标。1是综合评价与感受,2是与期望值相比,3是与理想状态相比),但跟样本量的大小似乎没有关系。当然,数据采集隔了四个月,这四个月中或许这些银行的服务发生了变化,但从我的经验看,四个月带来约4个点的变化,几乎没有可能。

两次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模型,都没有大的差异。最不同的是“对样本的定义” 不同。

第一次研究对受访者的要求是:主帐户、或主资产必须在某家银行。例如某客户使用的是招行,同时他的主资产、或主帐户必须也是在招行的,而不是某次因为要转个帐用了下招行,或者说只有张招行的信用卡。第二次研究是随机抽样,只要过去半年内接触或使用过某家银行即可。

这个案例发现,访问谁?由谁来评价?是影响分值的一个很大因素。

接下来再谈谈“对比”的问题。

很多公司会用满意度来考核下级单位或部门。我从2000年开始为移动各地分公司服务,到差不多是0405年左右,做的越来越少了。现在几乎很少接触移动电信的项目。不过过去那几年的研究会发现,越是收益好、客户数量大、或者说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客户的满意度越低。例如移动,广东移动的收入占了整个移动集团中的很大一部分(至少过去几年是这样的,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变化),移动集团每年对各公司进行满意度测评,但广东移动从未得过第一名,甚至连前几名都没进去过。而它的财务收益或客户数量甚至是某些省公司的好几倍。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地区差异带来的“客户思维模式或习惯或者说人文”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上海客户如果评价某个东西不好,他给的分值可能是56,肯定不会超过7;而一个太原客户在抱怨了一大通之后说,你们这个方面做的不好,很不好,给个8吧。


其次是“客户的期望、标准或要求不同”造成的。在上海你点头哈腰问声好,没人会因此说你服务好,但如果在某个偏僻小村庄,很可能客户会因此感激你到不行,因为他从未被如此对待过。而企业大多时候是一个措施、或一个方法就想打遍全中国。殊不知,某些地区你累死也不可能让客户满意,而某些地区很有可能你什么都没做,客户的满意度却提高了(企业高管们没意识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管理措施或方法有问题,却用客户满意度得分把责任推给执行者或者个下属机构负责人/部门经理等);


所以说,用单一的满意度来考核是不科学、不合理、也不公平的。移动后来改了。改成与上一年相比满意度的提升幅度、与竞争对手相比的差距或领先幅度、关键弱项上的改进成效等等,这样就合理多了。当然,如果想设计更好的考核体系,必须从公司整体战略或发展目标上去考虑,客户流失率、新客户增长比例、利润率等等都是有必要的考核指标。单用一个满意度得分,而且还是总分,甚至这个分数的计算方式还是有问题的,那只有接受下面机构或者各部门的抨击了。

总结一句就是,你根本不能用满意度得分单独的对比两机构,与样本量毫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0:01:55
最近有个疑问,所谓PLS和lisrel的区别。SEM多用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一般化最小平方法等等指标,可以判定模型整体结构,内部质量,精简型的好坏。虽然sem对数据要求要严格,正态分布,但是如果做一些研究,用一些数学手段能够改善呢?sem现在也有一些手段,解决数据分布的问题吧,和海森矩阵的正定问题。还有样本量的选取,是不是可以使得数据的条件要求不那么严格呢?又或者对数据有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比如一篇文章里提到,LISREL中的ML估计,即使分布假设不成立也非常稳健,可以得到总体参数的一致估计。然后基于这些参数,采用几种目标函数计算隐变量得分。这些目标函数不同于PLS目标函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得分是不确定的。而PLS通过最大化测量变量的可靠性估计和隐变量回归的R2来计算隐变量得分,导致PLS参数估计有偏 ,使隐变量得分的价值大打折扣。
从目的角度来看,类似于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的区别。当研究目的是理论检验且先验理论知识充足时,更宜采用LISREL;当研究目的是因果预测应用,且理论知识非常缺乏时,则PLS更加适合。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可以说,ML和PLS方法是互补的,而不是互斥的。
所以满意度pls通径分析一定是独立的吗?不能借助sem的功能完善自己吗?
问题多多。请楼主和大家帮忙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0 14:19:58
我也来学习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3 13:11:26
学习了,很多问题分析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7 18:39:47
有顾客满意度方面的量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09:53:51
赞,高人出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7:08:11
不知版主对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有何看法?我们通常认为的正相关是不是错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6:56:31
您好,您上次解答的问题让我获益颇多。
我现在的问题是
当出现多个评价主体时,例如多个市民对市政进行满意度评价时
多个个体的评价得分如何综合为一个总得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0:50:48
402# buaatxp

关于PLS和LISREL的区别.我不是学统计的,只能大致讲讲.

LISREL通过将所有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大化的方法来找到最好的估计值(属性和因素) ,PLS发现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在预测客户需求(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关键驱动因素)上可以将误差最小化;—— 这对企业而言,就找到了一个优先权(投资或收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案);

其次,LISREL 不能生成统一分阶的因素分数 :
- 不能进行基准比较或进行跟踪(而满意度,更准确讲应该是顾客需求,是需要持续跟踪/持续进行对比性研究的)
- 在因素分数发生变化时,没有办法解释影响力

PLS 能够在案例层面上生成因素的分数:
- 所有的分数有相同的分阶
- 所有的分数和影响力都可比较 ;

从"应用角度讲"LISREL不适用于满意度分析,因为我们需要模型"具有因果性和预测性":

质量因素的选择令客户需求对绩效的预测准确性上达到最大化;其次,模型是一个相互间存在数学关系的系统,模型各质量因素(顾客需求)\满意度\以及绩效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共同组成了模型.所以,从数学角度去看似乎是可行的,但从"应用"以及"研究目的"去看,LISREL是不适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4:41:29
cht687383 发表于 2011-1-12 17:08
不知版主对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有何看法?我们通常认为的正相关是不是错觉?
随便调查个满意度得分的话,与工作绩效之间应该是"无关联"的,谈不上是正相关或负相关.
如果是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主要是变量的寻找),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正相关.但最终的工作绩效,除了员工满意度以外,很大程度上由"个人能力及公司的管理制度及措施"等因素决定.满意度只能代表个人的行为和意愿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或是负面的\消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 07:20:25
有趣。跟我的专业无关,碰巧路过,顺便拜读了一下,也很受益。

楼主一年来坚持回答同学们的问题,难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6 02:01:36
中国还是许多人用这种方式做的 12# CFIGROU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1 22:13:22
很专业啊,借鉴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3:02:10
CFIGROUP 发表于 2010-1-15 20:22
iamfarmer 发表于 2010-1-14 21:36

最近刚完成的一个银行项目中,对于满意度是一个前瞻性的预测指数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过去虽然持续性的项目也做了很多,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足以推动一个不是非常关注客户的企业持续获得增长,因此,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找到什么规律.这次这个项目,虽然这家银行是第一次做,但问卷中我增加了一道背景题:客户使用这家银行时间。分析发现,使用六个月的客户满意度最低,但7-12个月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呈现大幅度增长,进入第二年后满意度略微增长(假如之前是74.5,那么1-2年的客户满意度为74.8),而忠诚度更是达到了最高点。不过奇怪的是2-3年的客户,也就是说进入第三年的客户,忠诚度急剧下降到七个月前的水平(显然,第二年满意度的缓慢增长影响了客户的忠诚度),而当年客户的满意度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而影响客户第三年的忠诚度,而且忠诚度下降的幅度要比满意度明显的多)之后后又开始回升;

进一步分析这家银行流失客户的数据,发现第二年的流失率约20%,第三超过50%...

结论:当年的客户忠诚度来自之前客户的满意程度(客户的感受在先,行动在后),而当年的满意度决定了客户下一阶段的忠诚度(使用行为). 因此通过满意度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ACSI方法的确非常准确;

忙完这段时间,我会把这些心得结合案例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终于看完了,楼主是个强人,不论专业水平,光坚持近二年的回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楼主在这个咨询行业浸润多年,能够把很多理论的东西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这一点上讲楼主就是个专家。另外,楼主是个CFI的“教育”专家 -- 请不要见怪我这么说。

我因为最近正好在阅读很多有关满意度的文献,所以看到你上面这段有点感想,就顺便说一下: 关于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包括您的Fornell教授1992的文献中也提到),但是满意度到底如何影响忠诚度仍是个不确定的事件。有一种看法认为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关系。而Oliver(1997)提出一个解释,认为满意度不影响再次购买的行为,而只不过影响了忠诚度中的情感phase。所以现在学术界很多都是把满意度作为一个mediator 后者moderator来作为研究的发展。所以联想到你说的银行忠诚度和满意度的问题,国外有很多关于这类金融服务行业的研究样本,也确实有用满意度来判定客户在金融服务行业转换行为的决定因子,但是都没有简单地直接推导到客户忠诚度。换句话说,客户对金融行业的满意不见得是客户忠诚的决定因子,特别是在一个并非完全开放竞争的行业中。而且我们还不能排除客户可能具有一种多忠诚的倾向,我相信很多中国的银行客户(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可能同时是2个或以上银行的客户,他们同一个银行发生长期的业务往来的同时也在和其他银行“勾勾搭搭”。


不管怎么说,还是非常感谢你分享了那么多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和你再交流。BTW,我也在上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 14:26:52
帖子刚看到,本人新手,不知楼主是否还组织活动,我要先抱个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 19:57:23
高人很多,但是像lz这样谦和、热心、负责的高人太少了!长期关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 00:48:25
请问:CFI的软件中有一些预先设定好的值,这些值是基于商业运行或商业发展的特点而设定的.国外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时技术上有做一些修改吗?在国内公共管理领域适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 15:52:30
没有实质的内容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9 11:06:33
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4:12:14
楼主真的很有见地,支持开专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7:16:48
fogglover 发表于 2011-2-21 23:02
CFIGROUP 发表于 2010-1-15 20:22
iamfarmer 发表于 2010-1-14 21:36

最近刚完成的一个银行项目中,对于满意度是一个前瞻性的预测指数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过去虽然持续性的项目也做了很多,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足以推动一个不是非常关注客户的企业持续获得增长,因此,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找到什么规律.这次这个项目,虽然这家银行是第一次做,但问卷中我增加了一道背景题:客户使用这家银行时间。分析发现,使用六个月的客户满意度最低,但7-12个月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呈现大幅度增长,进入第二年后满意度略微增长(假如之前是74.5,那么1-2年的客户满意度为74.8),而忠诚度更是达到了最高点。不过奇怪的是2-3年的客户,也就是说进入第三年的客户,忠诚度急剧下降到七个月前的水平(显然,第二年满意度的缓慢增长影响了客户的忠诚度),而当年客户的满意度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而影响客户第三年的忠诚度,而且忠诚度下降的幅度要比满意度明显的多)之后后又开始回升;

进一步分析这家银行流失客户的数据,发现第二年的流失率约20%,第三超过50%...

结论:当年的客户忠诚度来自之前客户的满意程度(客户的感受在先,行动在后),而当年的满意度决定了客户下一阶段的忠诚度(使用行为). 因此通过满意度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ACSI方法的确非常准确;

忙完这段时间,我会把这些心得结合案例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终于看完了,楼主是个强人,不论专业水平,光坚持近二年的回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楼主在这个咨询行业浸润多年,能够把很多理论的东西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这一点上讲楼主就是个专家。另外,楼主是个CFI的“教育”专家 -- 请不要见怪我这么说。

你说的没错.我的确一直在传播着CFI的方法.因为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用过很多方法,基本上属于"连自己都看不过去",更不敢拿给客户.而CFI方法,无论是理论或是技术都非常扎实.

我因为最近正好在阅读很多有关满意度的文献,所以看到你上面这段有点感想,就顺便说一下: 关于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包括您的Fornell教授1992的文献中也提到),但是满意度到底如何影响忠诚度仍是个不确定的事件。有一种看法认为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关系。而Oliver(1997)提出一个解释,认为满意度不影响再次购买的行为,而只不过影响了忠诚度中的情感phase。所以现在学术界很多都是把满意度作为一个mediator 后者moderator来作为研究的发展。所以联想到你说的银行忠诚度和满意度的问题,国外有很多关于这类金融服务行业的研究样本,也确实有用满意度来判定客户在金融服务行业转换行为的决定因子,但是都没有简单地直接推导到客户忠诚度。换句话说,客户对金融行业的满意不见得是客户忠诚的决定因子,特别是在一个并非完全开放竞争的行业中。而且我们还不能排除客户可能具有一种多忠诚的倾向,我相信很多中国的银行客户(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可能同时是2个或以上银行的客户,他们同一个银行发生长期的业务往来的同时也在和其他银行“勾勾搭搭”。

如果我告诉你CFI方法甚至可以判断出这个行业是"垄断型的还是开放型的",你相信吗? 前阵子刚好有客户咨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问题.我把这个文件上传上来给大家参考(我刚好使用的就是银行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非常感谢你分享了那么多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和你再交流。BTW,我也在上海。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