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503 9
2016-03-19

简述经济危机的成因

一、产品价值的二元分解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件产品,其价值的构成基础,都离不开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这两个基本元素,那么,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的,对于产品价值的分解分析就是本文所谓的产品价值的二元分解分析。

我们假定一国的总产品价值为线段AB,然后在线段AB中取一点E代表一国的总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各占总产品价值部分的比例,AE表示一国的总劳动价值,BE表示一国的总企业利润,如图1:

图1.png


在图1中,我们假定E点处于理想状态,也就是当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处于E点时,供给与需求会达到均衡状态,那么,当E点处于非理想状态时,供给与需求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第一,当E点偏向B点时,企业利润会下降,企业利润降低会打击企业的投资意愿,最后会影响供给。事实上,当供给不足的时候,根据价值浮动原则,企业会提高产品价格,实际等于提升企业利润,所以E点偏向B点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从来都是过剩型的,而非供给不足导致的,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二,当E点偏向A点时劳动价值降低,劳动力收入降低的结果是,他们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来获得收入,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劳动力收入降低,所以消费降低,但是生产的产品量不变;另一种情况是,加班加点获得同等收入,收入不变所以消费不变,可是生产的产品量增加了。两种情况导致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产品量会过剩,而经济持续运行会导致过剩不断累积,最后一定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经济危机发生的过程分析

过剩型经济危机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上文说,当产品价值出现E点偏向A点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剩型经济危机,那么E点偏向A点的产品价值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我们要确定几个概念:

1、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的不断递增效应,

我们知道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而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而不断递增是毫无争议的,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

2、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

所谓生产效率提升是指,在同样的劳动条件下,其产出的产品量的提升,那么在这个时代渐次进步,生产效率渐次提升的过程中,理论上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应同步提升,才能维持产品价值的理想状态,但是根据通行于经济学的自私人假定,企业不会提高劳动价值,原因就在于“同样的劳动条件”企业没有理由提高劳动价值,这就是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

根据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的不断递增效应,参考图1,我们就可以定义说,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总产品价值是会增加的,也就是线段AB是会有增长的。其次,根据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线段AE不会有太多的增长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图2的效果:

图2

(图2)  

在图2中很明显可以看出,由于在产品价值总量改变的情况下,劳动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有的处于平衡状态的供需关系也必然会遭到破坏,过剩型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但遗憾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找到经济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所以经济危机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地不可避免地一再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19 13:10:49
中国经济状态分析
一、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谓一路高歌,但是,事实上我们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内核。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一路向好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妨问几个问题:1、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产生了多少供给?2、中国经济是怎么产生这么多供给的?3、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供给?4、要维持庞大的供给运行需要怎样的需求呢?
1、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产生了多少供给?
毫无疑问,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产生了数目庞大的供给量:在国际市场,中国被誉为世界加工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对外的巨额贸易顺差说明中国释放了庞大的产品供给量;其次是国内市场,三十年前中国是一穷二白,没路、没车、没楼、没商品,而三十年后的中国是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世界,这三十年来中国释放的供给量是史无前例的。
2、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是怎么产生这么多供给的?
过去三十年中国产生的产品供给量是史无前例的,可我们要问的是,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是怎么产生这么多供给?实际上这个问题等于是问供给是怎么运行的?是满负荷运行的?是超负荷运行的?还是半载负荷运行的?怎么理解呢?比如说完全就业,法定工作时间,此时产生的供给就是供给在满负荷运行,如果加班加点就属于超负荷运行,如果有50%的失业率,就属于供给的半载运行,有了上面的定义,我们就不难看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在供给层面是以超负荷运行的,和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是一样的。
3、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供给?
我们现在知道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是怎么产生这么多供给的了,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开,就是中国经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供给?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为什么会以超负荷运行?在图1中,我们假定假定E点是平衡点,供给与需求趋于相对平衡状态,那么,E点在偏向哪边时,会使供给运行压力增大呢?无疑是A点。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穷人才最需要工作,而且是越穷越会拼命工作,进东莞工厂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工作的普工,都是家里穷得不行的农村人家的孩子,但凡家里有钱,谁舍得自己的孩子在那种环境里工作。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不也是这样吗?工作环境极其恶略,收入极低,为了生存只能机械地没白天黑夜地工作,而收入又不足以支撑与之匹配的相对平衡的消费,所以才有工人没有牛奶,而企业因为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的恶略的经济危机。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在一定的局限内,劳动力价格越低,工人的劳动需求越大,供给负荷也就会越大,这就是供给超负荷运行的原因。
4、要维持庞大的供给运行需要怎样的需要
过去三十年中国产生的产品供给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要维持这么庞大的供给量需要释放多少需求呢?我们不妨一项一项来分析:
1、欧美市场释放的需求
前文说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这些贸易顺差说明欧美市场为我们的供给释放了庞大的需求。在这一点上,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这样的外部市场,而英国并没有,虽然两者的供给运行方式几乎相同。
2、国内市场释放的需求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这么多年,也就是供给超负荷运行持续这么多年,而之所以能够维持供给超负荷运行这么长时间,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自己有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中国内部的需求市场有多大呢?第一是人口基数庞大,十几亿人口的需求市场,其释放的需求足够大;第二是差距跨度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简直不是一个概念,这么巨大的基础设施差距,是会释放巨大的需求的。
3、由供给创造的需求
供给会创造需求,但是,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供给创造的需求,比如我们刚刚经历的这个时代,我们创造了网络、电脑、移动通信,这些从无到有的建设都是能够释放巨大需求的。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被认为是奇迹,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以上所述的需求支撑,我们的供给就不可能维持超负荷运行这么久,那么既然有了这些需求,经济增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现状,一是需求的现状,二是供给的现状。需求的现状取决于当下的社会状态,比如说我们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显得较为旺盛,相反,如果社会整体建设的较为完备,就一定不会有那么大的需求市场。其次是供给现状,供给现状取决于供给运行状态,而供给的运行状态又取决于人们的就业需求,人们的就业需求越强烈,供给运行的压力就越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需求市场有什么变化:
一、欧美市场由于长期的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经济已经危机重重,所以欧美市场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二、国内市场,前三十年与现在形成的巨大落差的市场需求,也已经不会再有,因为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
三、供给创造的需求我们还不能断言,但是像电脑、网络与移动通信这么大的需求市场我们还能创造出来吗?可能性不是很大。
需求市场显然没有以前大,但是供给呢?因为三十年来的建设,人民的收入已经大幅提高,就业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可虽然就业需求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就业需求仍然很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会给就业需求造成压力,就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会直接提升供给,给就业需求造成压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实际上并不乐观,而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并非中国所独有,欧美经济也是危机重重,这就是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目前的实际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9 13:24:30
之鱼2016 发表于 2016-3-19 13:10
中国经济状态分析
一、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谓一路高歌,但是,事 ...
中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几年前就提出了,而且现在中国有竞争的劳动力相对比越南印度等越来越没有优势,中国现在的阶段就像美国以前的阶段一样,当时美国制造业竞争和日本德国没法比,甚至国内都不用自己产的东西,他是从信息产业崛起的,中国如果没有新的竞争产品,在国际收支上必定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多方面的,包括监察制度,汇率问题,外汇储备的过多,双顺差的问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值畸形的问题,都是中国需要面对的,这些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是非常悲观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的经济学家总是每年说中国经济崩溃的原因,中国如果再不触底,积压供给再不处理,产业结构再不升级,中国经济迟早会垮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9 13:34:41
周小皮 发表于 2016-3-19 13:24
中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几年前就提出了,而且现在中国有竞争的劳动力相对比越南印度等越来越没有优势,中国 ...
先谢谢你的关注!我要说的是,传统的分析方式本来就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以劳动价值低廉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不是最佳选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0 00:32:16
全分鼓励学术研讨。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0 00:33:21
周小皮 发表于 2016-3-19 13:24
中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几年前就提出了,而且现在中国有竞争的劳动力相对比越南印度等越来越没有优势,中国 ...
鼓励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