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不如创造
2016-3-25
用百姓的话说,创造价值就是“做蛋糕”,而计较的人侧重于“建设激励机制”、也就是“思谋如何分蛋糕”。
嫉妒的人特别关注“强者”的利益,愤懑的人将精力聚焦在如何克服现状之“不公平”上。如果你确实实力超越、贡献卓著,你的情绪真的是“慷慨正义”的;但是,如果你还在“啃老”或者说你确实不够努力甚至还很懒惰,那么,你的激愤则可能于事无补甚或于人有害。
要特别小心:我们在宣示自己的“正义”时,我们是否只是“嫉妒”呢?
可能有了上述不当行为的情况3例子:
第一, 在网上妄议“ZF”“执政党”,其特点是没有事实的乱喷、将凭空猜疑混为事实,或者推理有谬误,或以小博大扣帽子下大结论,等等。
第二, 眼睛盯着领导的毛病,而不是将精力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更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尤其是领导的优点。
第三, 老想着通过利益调整来推动发展,而不是把智力和精力用在价值创造上,老是谈“改革”但从不做“创新”、老是谈“改制”但从不去“创业”、老是谈“利益”从不发“创意”、老是谈“分配”从不谋“生产”。
我见过个别企业家,不谈员工内涵素质、不谈单位文化气质、不谈产品优良品质,却热衷于股改、员工持股、连锁布点等等,我深以为,其工作是避重就轻了。
我认为,与其计较不如在创造价值上下功夫。当然,如果你确实牛逼而确实受到了亏待,计较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应当的。
当然,我也支持发表不同看法、也反对神化“神话”。但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于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在于踏踏实实的合作劳动。
劳动是治疗一切偏激与怪癖的最佳良药。
社会学知识论认为,人的知识在于社会关系与群体运动之中,如同打篮球比赛,球应当给那个当时最有可能进球的人、而不是总给一个“标杆”,球更不是显摆自己的“道具”,你是自己运球还是自己进球还是传球给别人,这个决定是为了最大化团队效用的,于此,这个决定便成为一种活在当下的智慧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