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713 47
2016-04-06
绩效改革前,没有那么明显等级,现在把讲师、副教授、教授分成3、6、9等,一共十几级。

本来大家都很平等,即使攀比,大家攀比的是学校背景、学术水平,学问能力,是良性的,如果有一个权威的匿名评审机构就可以很好的引导。

但在中国不是呀,马上会有很多不需要做学问的口子打开,比如什么人才工程、评优、评奖、评先进,这些东西主要拼的是人际关系、团团伙伙能力,说给谁就给谁,根本没有任何学术标准,然后突然有人等级比你高了,也不需要做任何学问上的努力,就轻易获得学问上的高等级,这时候大家就发现,原来高校里智商高做学问的都是傻子,投机钻营才是正道,而且实质上那些等级是逆向反映水平的,这个时候人心浮躁了,本来大都很平等,和谐,攀比也是学习,学术方面的东西,你一下搞成高低等级,突然有了高低贵贱,尤其那些大学都考不上的人家等级混的很高,谁还愿意做傻子?

有人说搞关系,团团伙伙、走路子也是能力,行啊,你大大方方承认也没啥,但你为何给一个擅长搞关系的人一个高学术等级头衔呢?a能力授b头衔,这不是骗人吗?这种体制谁会服气?

赶紧停止狗屁的分成3、6、9等的绩效制度,这是历史倒退,上百年革命的目的不就是消灭不平等?为何人为在高校搞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度?这是哪个混蛋想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6 11:00:00
分析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11:0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11:14:12
一定的等级易于控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11:17: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12:17:49
封建等级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