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周四表示,2016年4月开始,同时发布以美元和特别提款权(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数据。分析认为,以SDR作为外汇储备的报告货币不但能更为客观反映外汇储备的综合价值,也可以弱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和外储的影响。
央行4月7日公布3月外汇储备规模,首度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储备货币单位SDR计值。这是央行推动去美元中心化的又一举措。
从4月开始,中国央行同时发布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数据。央行认为,SDR作为一篮子货币,其汇率比单一货币更为稳定。以SDR作为外汇储备的报告货币,有助于降低主要国家汇率经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估值变动,更为客观反映外汇储备的综合价值,也有助于增强SDR作为记账单位的作用。
央行公告称,自2016年4月1日起,除按美元公布官方储备资产外,增加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公布相关数据,折算汇率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其中2016年1月USD/SDR=0.724377,2016年2月USD/SDR=0.723948,2016年3月USD/SDR=0.709814.
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s)即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构建的一种用于补充成员国官方储备的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1日IMF主席拉加德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决议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人民币纳入SDR之后(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SDR的最新权重为,人民币10.9%,美元从41.9%降至41.7%,欧元37.4%降至30.9%,日元9.4%降至8.3%,英镑11.3%降至8.1%。人民币将成为SDR篮子中比重仅次于美元欧元的第三大货币。
全球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以SDR货币持有,占比约为2.4%。截至2015年3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并向成员国分配了2040亿元特别提款权(约相当于2800亿美元)。
早在3月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国际金融架构高级别研讨会”时就表态指出,SDR即将成为中国外储的报告货币。他称,扩大使用IMF的SDR可能是一个办法,可以从报告SDR储备开始,有可能会发行SDR计价债券。SDR可成为国际金融系统中的一股稳定力量,扩大使用SDR或许没有那么困难。而扩大SDR的使用是去年底中国接过G20主席国、重启G20国际金融架构工作小组后提出的议题。
谢亚轩也指出,人民币加入SDR更为现实的意义是希望各国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从而增加对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特别是引入资金至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平衡外汇市场不能只靠严格限制资本流出,而是要用流出、流入平衡的方式来实现。“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对于3月外储止跌回升,分析人士普遍指出,外部环境转好,为外储止跌回升发挥关键作用,但由于美联储加息仍在路上,且中国经济依旧面临下行压力,在人民币贬值预期难消情况下,未来外储仍有一定下降压力。周浩表示:
“中国外储3月意外增长主要归因于人民币走稳、资本管制收紧以及美联储温和声明后的美元贬值。另外估值效应也有利外储增加,3月欧元和日元兑美元均走强。”
东京三菱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指出,外储变化趋势更多的取决于美元走向,虽然美联储仍有加息预期,但预计美元不大可能像前期那样强势,那么中国的外储也应该会在当前的水平上下波动,外储单边减少状况应该不大可能再出现。
当然分析人士也指出,虽然看到3月外储小幅度增长,但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持续上升迹象。周浩表示,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有所减轻,但在可见未来资本流出还可能继续。同时,央行将继续在外汇市场,尤其是互换市场,保持活跃。
中国去年外汇储备下降逾13%,其中12月单月下降额逾千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分析人士指出,12月外储下降可能与资本外流规模加大有关,且未来继续下降的概率较大。
参考来源:路透 东方财富(略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