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剥削"一词是相对的,比如说就可以用"帮助"一词来反向说明.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农民工为什么要进城打工,那是因为进资本家的工厂工作可以赚到比家里务农更多的钱,而且正是资本家让农民工有了这个机会,可以说是资本家帮助了农民工,同进农民工也必须给资本家一些好处,就是被剥削.再比如说,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能让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而且剥削中国,也是因为国际资本可以帮助中国使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与此同时,中国也必须给国际资本一些好处,就是被剥削了.总而言之,A帮助了B,B就要让A剥削一点.
于是,就可以说工业了.工业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前途,因为农业和服务业最终都要工业化,比如说将来把石头运进工厂就可以工业化地生产出粮食、肉和蔬菜了,再比如在未来的服务业中每个人的美容就要让机器人来做,而美容机器人就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美容业中就再也不需要"人"来做理发师了.也正是因为工业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前途,所以整个社会都在以工业为中心,或者说全社会都在帮助工业,让工业发展得更快,于是在"A帮助了B,B就要让A剥削一点"这个前提下,全社会都要剥削工业生产.
在外部来看,全社会都要剥削工业;从工业内部来看,资本家因为帮助了工业工人,所以工业工人也要让资本家剥削;也就是说,全社会剥削了工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再剥削工人,最后就可以说全社会包括工业资本家都剥削了工业工人.可以想见的是,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商业工人、其他服务业资本家、其他服务业工人、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都剥削了工业工人.
有几点要说明的是.(1)关于农业是否以工业为中心,帮助工业,剥削工业的问题,有一个例子,就是在资本主义初期的欧洲,为了获得大量羊毛使毛纺织工业得以发展,而进行了"圈地"养羊的"羊吃人"运动.(2)工业并非永远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前途,在高级社会信息技术才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前途.同样的,工业工人也不永远是一切工人的前途,因为在高级社会几乎是没有工业工人的,大多数人都是信息系统开发者.
于是,在现代,对工人的经济学研究也就最重要了,可以说整个资本主义人类社会都是以对工人的研究为中心展开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某工厂的工人们在进行了优胜劣汰和熟练了他们的工作以后,他们的生产效率就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就有了以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的想法.
当然,说资本家帮助了工人,也并不是意味着工人不能帮助资本家,只是本文所说的"帮助"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的意思.或者本文的"帮助"可以理解为"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