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元的狭窄过道,一平方米46万元的10余平方米蜗居……近期,学区房的极端案例频繁刺激公众的神经。
学区房虽天价,房屋自身功能却遭忽视
据调查了解到,实际上,不少所谓“天价学区房”已不能住人,失去了房屋的属性。但无论是房屋过道还是被拆分的格子间,仍有家长为孩子能进名校不惜掷重金抢购。
记者在上海调查发现,今年以来成交的学区房,价格依然相当坚挺,多以中小户型为主。例如,上海一师附小学区房:三和花园、四和花园,其成交价均超过每平方米11万元。
虽然“沪九条”严厉限购政策对上海楼市有一定影响,但学区房业主们对未来的房价依然信心满满。对口上海市汇师小学的徐汇区东方曼哈顿小区,挂牌价达到每平方米10万元。一些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公房也超过每平方米9万元。
学区新政欲出还休,购房者心态焦虑
今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在种种教育新政之下,学生家长的彷徨和焦虑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升级:
一方面,未来要实施的新的划片政策,令变数增加,加剧了家长的“押宝心态”。有中介说,原来学区房的范围很确定,以后政策实施了,就是买了房也不一定能上成名校。记者在上海几个知名的学区房弄堂中走访发现,“房子到底买不买?买了到底能不能上?”成为很多家长心里挥之不去的疑问。
另一方面,“牛校”合并普通学校,理论上扩大了上海优质学区房的选择范围,但同时也带动了更大范围的房价上涨。据了解,虽然多校划片政策尚暂未施行,但北京、上海的不少学校合并组成教育联盟,“牛初中”对应普通小学以优带劣等措施正在有序开展。这些举措间接让房价上涨区域扩大。
记者在一家关注北京小学划片信息的网站上看到,由于一些知名小学对应片区的改变,迅速带动了新纳入划片地区的二手房价格上涨。以月坛附近的名校育民小学为例,育民小学将青龙桥小学合并后,对应片区扩大,多个原本不属于片区内的小区,二手房价格都有所上涨。
根源: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认为,上海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这已经不单纯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天价过道’的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严重不平衡。”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汪利娜分析。
贾炜说:“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间内涵发展差距,是缓解择校热、减少‘天价学区房’的有效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金忠明说,“有关部门要直面这个问题,要通过课程共建、管理输出等方式,提高更多学校的办学水平,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资源。”
金忠明等专家建议,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国土、规划部门也应提早谋划,建设足够的教育配套设施。有关部门需建立大数据系统,根据规划入住人数、人口生育峰值预测等方法,进行教育资源长远、合理规划,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Shhuang44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