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四大发明”是古中国的骄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但同时又是近现代中国的耻辱,因为古人的的智慧没有被传承,没有被发展。火药,在中国是被用来制作烟花、礼炮,供人们欣赏与做乐,火药,在外国是用来制作火药枹、火炮,供士兵侵略与屠杀。八国联军蜂踊而至,国人才看到了火药的更重要的用途。指南针,在中国是阴阳用来为死人选墓地,为活人定坐向;但在外国是用来指示航海的方向。再看看今天,世界发明有多少是中国货?中国13亿人口,有多少世界发明与创造?为什么?教育是罪魁祸首!!<BR> 一是城市与农村教育的天壤之别。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而农村教育资源仅占极少数,而且还有许多教育的阴影区,孩子根本无法接受教育。这将造成大量孩子一代代重复祖辈父辈的遭遇,一代代重复祖辈父辈的人生轨迹。农村成为教育的扶贫区甚至是空白区,农村孩子很难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相应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无法在现在社会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大量被浪费,更谈不上潜力的挖掘,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时又使城乡进入一轮轮恶性循环,差距一代代不断扩大,终有一天会达到极限爆发出不可预料的后果。<BR> 二是城市教育模式的落后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正处于无序状态,表现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大冲撞,个人特长潜力的挖掘与整体考试成绩提高之间的矛盾。先看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在没有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之前,小学入学有入学考试,语文要求掌握拼读能力与常用部分汉字,数学需要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否则不予入学;初中入学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方可进入重点初中,此时,孩子从幼儿园就必须刻苦学习,加倍努力,自然各种小学辅导班、补习班也应运而生,家长给孩子的学习计划是经过严密策划,孩子整天只能与书为伴,在作业本上进行在操练,孩子的眼睛近视了,腰杆有些扭曲了,身子显得瘦削了。今天,实行了义务教育,孩子轻松了吗?没有!小学升初中不考了,家长仍无法放心,不敢有半点马虎。学校、老师给孩子的作业少了,书本少了,但家长的砝码则加重了,一方面各种辅导书、练习册等买了一大堆,害怕孩子没有学到真才实学;另一方面各种培训班办得如火如荼,如书法班、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英语班等成了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把这些与素质教育划上了等号。小学生不轻松!!初中生呢?更加不敢有半点怠慢,为了进重点高中,他们从初一以来,除了要挑战老师的题海战术,不折不扣地吃完“正餐”,还要吃下父母安排的各科辅导班、补习班这样的“糕点”。家长为了顺利实施他们的“育英”计划,还经常给孩子们洗脑“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智慧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头悬梁锥刺股”、“戳壁借光”等深入孩子心灵。就这样一些人如愿以偿步入了重点高中,孩子感到自豪,家长脸上有光,老师因之骄傲,社会评价高调。进入了重点高中,才是人生的开始,新的挑战接踵而来,孩子没喘半口气,随即进入新的更残酷的三年恶战之中,年复一年的打拼,考入了重点大学,孩子与家长终于松了口气,大学毕业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孩子与家长不知所措,慌了手脚,孩子苦读十几年,除了学会了读书,炼就成了解题高手,其余什么也不知,唯独没有炼成适应社会、挑战社会竞争的本领。他们不适应与人合作,无法接受挑战特别是困难,无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更无法面对些小失败,他们始终不明白自己是在温室中长大,从未经历外面世界的风浪,他们感到失落与迷茫,家长与老师心目中的掌上明珠变成了不名一文的尘埃。这就是当代的基础教育,培养的不是经受大风的大树,而是弱不经风的花朵,中国的建设,尤其是伟大文化的复兴,需要的是能做栋梁的大树,不是只做摆设的花朵。<BR>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反省,这样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是与时俱进,还是墨守陈规?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重?该醒醒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