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081 15
2016-07-21
价值规律是用来解释商品交换的相对价格(交换比例)的,认为交换比率取决于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商品交换总是趋向于劳动量的等量交换。
1.价值规律原理:人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资源,人们耗费自已的脑力和体力于自然界,换回生存所需的粮食、衣服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人通过付出代价(主要是脑力和体力的)换的,如果再假设每个人都不比别人傻,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并且谁也不肯在交换中吃亏,那么不同使用价值(比如小麦和麻布)间的交换比例自然要取决于获得这些使用价值所要耗费的代价的大小(劳动量)。这就是推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
2.价值规律的局限:价值规律用于解释资源租金和资本利润时出现了明显的局限,资源和资本使用权与劳动劳动产品使用权的交换价格就是租金和利息,但这种交换明显不符合劳动量等量交换原则。究其原因人一出生就不是完全“赤裸裸”的,人在出生时就占有不同的资源和资本使用权,成长过程中还会不停的争夺,凭借这些使用权去“无偿”的换取劳动产品。从全人类角度看这种争夺似乎并不能提高人类财富总量(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此这种争夺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如此一来对价值规律的违背就有了“非正义”的色彩。价值规律的局限源自其假设前提与现实不符,但价值规律符合社会正义,这个难题该如何解决呢?
3.剩余价值规律的诞生:出于维护社会正义的朴素动机,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担负起了挽救价值规律的使命,“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所有资源和资本类型的使用价值与劳动产品类型使用价值间的不等价交换(违反劳动量等价交换原则)用剩余价值来解释,将这种不等价交换定义为“剥削”。但这种对“价值规律”的挽救方法也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价值规律再也无法使用于具体商品,解释具体商品间的价格(交换比例),而只能用于解释社会总商品的价格(其实这一个底线也守不住),因为大部分商品价格构成中比例不同的包含着资源租金和资本利息在里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21 12:24:48
楼主没弄清什么是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1 13:30:22
不是我不懂,是你们一直被苏修教科书误导,以非常狭隘的方式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有关剩余价值含义的讨论参见下帖: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70945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1 13:31:55
qi509 发表于 2016-7-21 12:24
楼主没弄清什么是剩余价值。
关于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可参见我新发的帖子,“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1 17:16:05
wangxibing74 发表于 2016-7-21 13:31
关于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可参见我新发的帖子,“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社会剩余价值这个概念源于社会剩余劳动或社会剩余财富,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关注点不同而已。都是说的社会用于生产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以外,用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剩余财富常用货币形式表现,于是被称之为剩余价值。”——————怎么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1 17:37:01
qi509 发表于 2016-7-21 17:16
“社会剩余价值这个概念源于社会剩余劳动或社会剩余财富,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关注点不同而已。都是说的社 ...
“劳动能力作为商品,它的
价值规定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这个价值等于把再生产劳动能力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创造出来的劳动时间,或者说,等于工人作为工人
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出现劳动
能力的价值和这个劳动能力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资本论第四卷第16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