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el6988 发表于 2009-6-26 16:47 
我的观点是,藏在家里的现金,不算储蓄。所谓储蓄,是为将来的支出存钱,但把法币现金藏在家里是没有任何利息收入的。人都是理性的,哪怕即使你预测会出现通货紧缩,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下一期消费之前再取出来),也比要藏在家里要划算。所以,这样的现金贮存从本质上一定不是储蓄。
既然不算储蓄,那肯定是与消费有关了。长久以来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将“货币余额”融入进家庭的效应函数之中。也就是说,如何为现实中人们的货币需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其中有很多模型,如MIU、CIA、搜寻理论模型等等。虽然假设各不相同,但基本的涵义是,“货币余额”本身能够带来效用,其途径是便利消费。也就是,当效应函数中消费与货币余额不可分时,消费的边际效用与货币存量正相关。
回到我们的问题。由于现实经济中存在各种摩擦frictions,为了便利当前的消费,人们需要持有没有利息回报的现金。因此,非要将其归类的话,我宁愿将其视为一种“税收”。因为我们知道,政府通过老百姓持有现金,实际上征收了一种铸币税,税额大小与名义利率正相关。所以,在国民收入的恒等式中,我们必须要把政府部门考虑进来。其中,消费依然等于消费,储蓄仍然等于投资,而家里藏有的现金则等于政府购买(我们可以将其它净税收视为零)。
您认为藏在家里的钱属于政府购买(税收),这个观点确实够新颖的,不过我还没怎么明白。
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公众征收的一种税收,但是这个税收额仅仅只等于公众持有现金贬值掉的那部分额度。就算通货膨胀再厉害,公众持有的通货不可能贬值到一文不值,所以我觉得,即使按照您的观点,但把公众“藏在家里的货币”全部归类为政府购买依然是不恰当的。
而且您认为储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有利息收入了,限于我目前的知识,还无法反驳您,可是仍然感觉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