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42 3
2009-06-29
消费结构的改变,实际上并不是流行经济所说的需要支付养老、医疗、住房,真正原因是贫富分化而引发的某些实物生产的萎缩。(从货币价值上分析是生产过剩,而实物生产上确是大量的生产萎缩。)
  假如更多的人都把钱从行业出取出来消费,那么银行将没有储蓄率而破产。如果每个人都试图这样做那么物价指数会发生变化,银行会变向的增量货币的供应量,结果物价上涨。反过来,更多的增加储蓄,那么银行他会缺少贷出而破产,但实际上银行依然会变向改变货币供给量,结果物价下降。这就是凯恩斯最出的节检驳论。而统计显示,美国人现在的消费偏好和他们的父辈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父辈倾向储蓄,而现在的美国人则倾向于借贷消费。    而流行经济学为了给市场经济(资本主义)遮丑歪曲了凯恩斯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错误的应用于国民经济干预。
   中国今天的状况无论多数的民众是否取钱来增加消费,消费结构都不会发生变化,内需问题,这是贫困分化而导致引发的。实际上是实物生产领域生产萎缩,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而造成的。如果直接踢开货币面直接分析实物,则很容易理解。对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来讲,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收益都核算都是以货币值进行核算的,根不涉及实物、劳动力成本的实物核算,市场经济所谓的效率实际上是天大的笑话,说白了就是一种货币游戏,是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相互争夺财富分配份额的货币游戏。以土地、房地来说,如果炒作土地,资本能更多的争得财富分配份额,由于实物生产相对显得没有利润,那么这些生产就会萎缩。不但大量工人失业,还会造成高物价,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品出不出去。
这种状况用以下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这是计划和市场会倾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假如 A 资源的一年极限产能是1000个单位, B 资源一年的极限产能是8000单位,有5000个人
如果有两种可能组合类的消费品,a类和b类,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想要这两种消费品,
a 类消费品,组合的方式 需要 A资源 与B 资源组合比例方式是 1:1  
b 类消费品, 组合的方式需要 A资源 与B 资源组合比例方式是 1: 8     

某些人有a类组合的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人又都是富人(购买能力更强),假设有1000左右的人有这种需求,他们会选择在2年到3年的时间购买或更换重买。那么社会生产将趋向于a类组合的消费品的需求,那么当a类产品产量最大化时,能生产:1000个单位的a类消费品,但只有1000个人在两到三年内有这种购买能力,结果A类资源还剩下 大约500个左右的单位,这时再生产b类消费品,结果b类消费品的产量也是500个左中的单位。
经济发展在完全不受限的追求利润为起点的市场体制中,结果 B类资源一年的产能将被压缩到4500左右个单位的产能,同时造成b类生产组合的消费品涨价(或者说低档产品b的价格被拉高),结果有4000个人将在很长的时间内买不起这两种消费品。而社会将压缩B类资源的产能,以照顾富人的偏好,及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同时引发进一步的失业,同时够买力进一步下降,或者将来能购买a类消费品的就还不到500个人了。

   在按劳分配的计划体制中,如果消费品生产优先次序是b组合类优先,a类组合次之,那么,b类消费品的产量将趋近于最大产量1000个单位(并不是1000个人一年类要买b类,可以达不到1000),a消费品趋近于0(也不可能就是0,少数人等待更多的时间会买a类)。

   这样社会生产和社会福利就能达到最大化。

  结论:社会的消费模式必须以生产供给为起点,而不是消费为起点。资源配置的最效率时,资源的最优价格应以最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个别消耗(边际消耗)决定的,而不是决于企业(部门)的平均消耗

   由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是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谓消费带动经济,是为了解决资本家的利润问题而提出的理论,但这样确会进一步引发生产的萎缩,生产萎缩就会形发失业,形发从业人员收入下降,从而进一步引发生产和消费的萎缩。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A类资源可以当成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而当在一定时期时社会产能达到上限时,资本家已经不可能通过提高产能来获取利润,就会就会炒作生产那些稀缺资源的商品来追求最多的利润,结果引发社会生产的进一步萎缩,如同今天的房地产一样,表面上社会的利润上涨(G D P上涨),但时同会引会各类消费品价格上涨,失业增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9 11:27:06
内需不足,是因为分配不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4:50:04
人们是否选择消费,需要进行微观个体分析,经济学通常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我们发现,收入,价格,为其决策的外生(当然可以内生化)变量。

但它忽略的供给结构,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更大的框架对它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才具有前后一致性。


对现实世界的合理抽离固然必要,但我们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现实时,需要关注这些抽离在现实运用时,它的重要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22:47:16
对现实世界的合理抽离固然必要,但我们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现实时,需要关注这些抽离在现实运用时,它的重要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1
现实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中根本不会进行抽离研究实物,因为对资本来说重要的是以货币计量的利润,无论是他们的成本核算,还是产出都不涉及实物,只涉及货币量。

而要统筹和研究实物成本、产出,这只能是计划经济才有去涉及的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