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173 0
2009-07-11
中国变化手法的同时也得到了参加这次峰会大部分国家的认同。包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等在内的大多数与会领导人也都作出了美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无法替代的表态。他们已经把建立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目标寄托在了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而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则成为了中国政府此次手法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超主权货币其实比较异想天开,根本不具备理论和现实的基础。货币多元化才是中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正确目标。多元货币体系的隐含之意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是要取代美元,并非是要挑战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是要间接地改变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而毫无约束的霸权地位。”
  他介绍说,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周边地区实现次区域化,然后在东南亚和中亚以及南亚、东北亚部分地区乃至南美及非洲个别国家实现区域化,最后是全面实现国际化。而在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同时,人民币也要实现国际货币本该具有的计价/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只有当这三个阶段和三个功能同时具备时,才算是人民币真正完成了国际化的转变。而我国目前与贸易伙伴之间所建立的货币互换以及货币结算只是为完成第一阶段做好了基础准备工作。
  在此次峰会的G5领导人会见后,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未来有可能会在G5内部进行贸易结算时使用各自本国的货币。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人民币最终将会与美元、欧元一样成为国际货币,但是这样的一个新型货币体系的建立将需要花费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做出的预测数据,如果以美元国际化程度为100来计算,那么欧元的国际化程度为40,日元为28.2,而人民币只有2。在这个由2到100的悬殊距离里,人民币还将不得不面对包括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中各种货币的汇率机制如何设置,如何管理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货币政策对外的影响以及资本跨境流动带来的各种风险等问题的困扰。
  曹红辉也向记者强调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与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开放相关联的一个过程。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中国政府也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与心理准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