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ianguan 发表于 2016-11-21 14:52 
尽管货币的本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产生了各种主张和学说,但依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尤其是不能回答一 ...
尽管货币的本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产生了各种主张和学说,但依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尤其是不能回答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⑴货币如何起源:是源自物物交换,还是源自出借,是交换媒介还是价值尺度。
⑵货币为何被普遍接受:对于货币的普遍接受是由于强迫还是自愿,纸币的购买力从何而来。
⑶货币的价值问题:流通价值与内在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分离。
⑷货币的资产属性:货币究竟是债权还是债务,是财富还是一纸空文。
⑸货币与他物的区别:什么是货币,什么不是货币;货币与汇票,国债的区别。
⑹货币与经济的联系:货币如何刺激需求,是否有效,中性还是非中性。
兄弟试着简单回答,
1,货币源于物物交换,并且也为物物交换所阐发,所解释。
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并且,也充当有尺度的价值,从而充当交换媒介,和交换对象。
2,货币为什么被普遍接受,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历史性的原因。具体情况复杂而多样。
简单来说,早期,货币由于本身是财富,是约定俗成的财富,而被广泛接受。后来,由于国家等的推广,大家从众。
货币的购买力,源于它充当价值尺度,且充当有尺度的价值。
货币购买力的实现,源于广泛接受。
3,实物货币,往往本身有价值,且充当货币。
脱离贵金属的纸币等等,源于它是被广泛接受的交换的对象,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反过来,一手交钱,能一手交货。
但,纸币等等,本身是价值尺度,但,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充当有尺度的财富。
货币与货物的对立和对应,就代表了价值上的分离与联系。
4,纸币等等,往往是一纸空文,并不是财富,但,它被广泛接受,能广泛地交换,能交换来广泛财富。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片面来看,纸币等等好比通用性共同性借条,体现债权债务,类似于债权债务。
5,货币是社会通货的独立外在的货票。潜在的前提是,它被广泛接受,广泛使用。
货币与汇票、债券等等的区别是,货币更广泛,更通用,更易用,更具权威性。
6,货币是交换对象,人们卖东西就是收钱、挣钱。人们买东西,就是花钱,交钱。
货币就是需求本身。
用来买东西的货币,准备花费的购买力,提供到市场上来的买方的货币,就是需求。
货币中性问题,另外跟帖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