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降息?降息使得投资增加,本来就是促使经济“发热”的啊!楼主是想问升息的吧?
中国现在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原本银行就不愿向外贷款。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国债。
因此,原本向企业的贷款数额就不大,升息后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中国现在的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经济过热是由于过多的净出口需求导致的。
所以,升息不能对抑制经济过热起作用。
不过据说,由于国外加息,使得中国很有可能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
从理论角度,就是在中国经济中,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比较小
中国的情况也是世界经济学家所困惑的。很多都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符。
例如我国经济已经高增长近20年,可并没有发生很严重的通胀。奇怪ing
也许是中国特色吧。
国外加息,应该是导致国外资本在我国的减少,因此没来得及反应的国内货币市场会导致更严重通货膨胀,是吗?
我认为,国外加息,导致国外投资在我国的减少,这就减少了对国内生产要素的需求,需求的减少就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产品成本下降,进一步使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平衡通货膨胀,甚至发生通货紧缩。
我国的“官定”利率并不反映真实的市场利率。就这么简单。
多说一句:扶持的国企不用请求款项也会自动飞过来,私企费劲千辛万苦的乞求也难从银行贷款,只能用民间的30%的贷款(如浙江某些地区)。
踩一脚........
在中国降息为什么不能减少投资? 关于这个问题
应该是通过宏观经济调查的各项 数据所做的IS-LM图中 我国的IS,LM曲线都很陡峭 其中IS陡峭之原因是
政府支出占了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故而 我国实施降息政策因该是效果不明显的
同意楼上的 中国投资者和百姓对利率很不名感
最近看了咸郎平在澳大利亚的演讲,觉得他的解释很正确.如他所说,中国的经济是二元体系(好像不是这样称呼的),虽然利率上升了,但投资由于很多是政府和国企做出的,无论利率多高,政府和国企也会毫无顾虑地借,因为他们可以还不了就不还.所以投资过热很难抑止.正因为中国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并不存在西方经济学分析所假设的许多前提,所以才会有这种看似经济知识解释不了的问题.
这也是中国信用体系不完全的结果:现在的银行大多数都是面向大型企业,而对中小型企业多不愿贷款,因此生息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说得好, 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国内的投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这些投资效率低, 对利率不敏感.
2. 国内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 对利率反应慢一些. 但迟早会有影响的.
降息只会刺激经济而不会降低经济增长
降息本来就是促进投资的呀
降息才会引起经济过热.
而中国的投资增长对增息降息的敏感性不是很强
这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