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295 36
2017-02-14

什么是陶本经济学?
1,若我们把
“地公有租公益”看作是东晋陶渊明所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经济制度之思考出来的最终结论,那么,东晋陶渊明把他所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经济制度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编辑成一本书…这本书就叫《陶本经济学》。
2,
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个叫路边草的人,他也完成了类似于东晋陶渊明一样的思考,之最终结论为“自然资源类资产公有公益制度和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他说,“自然资源类资产公有公益制度”也就是东晋陶渊明的“不纳赋税”…旨在消除社会成员间之自然资源类资产所导致(非劳动)收入差异;而其“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则旨在消除社会成员间生产工具类资产所导致(非劳动)收入差异。也就是说,路边草所针对商品生产之三要素的思考,只保留一个(劳动)要素收入差异,消除两个(非劳动)要素收入差异,之主张建立这么样的一个商品经济制度的社会。
3,
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子力发表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揭开了陶本经济学之研究公开的新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2-14 07:44:07
也就是说,路边草所针对商品生产之三要素的思考,只保留一个(劳动)要素收入差异,消除两个(非劳动)要素收入差异,之主张建立这么样的一个商品经济制度的社会。
换言之,路边草所针对商品生产之三要素的思考,只保留一个人本要素收入差异,消除两个非人本要素收入差异,之主张建立这么样的一个…以人为本的商品经济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4 07:49:13
陶本运用其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之理论…借助“劳动信贷”制度的建立…渐进(并最终必将)消除资本盈利…
陶本经济学之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的理论认为…任何的产业或行业之资本…只是在供不应求时期才有盈利,而“劳动信贷”制度则必将消除所有产业或行业之供不应求时期…从而“消除资本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4 09:47:39
翟玉忠 付金才:《黄帝四经·经法第一篇·道法第一》会讲讲义——第六段




原文:

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1】,而中达君臣之半【2】,密察于万物之所终始,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3】。
语译:

有道的圣人不但能体悟大系统、复杂事务运行规律的辩证性和运动性,还能了解君和臣各自的职责所在,能详察万物发生及终结的原因,然而却从不以天地万物的主宰自居。圣贤具有纯洁精一又广大无形的境界和智慧,以此治国平天下,实现国家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态势。

心得

黄老之学与儒家不同,儒家自孔子以来一直坚持平民教育,有教无类。黄老之学是贵族教育,重点是培养治国理政之才。“执道者”一词在《道法》第三段出现过一次。执道者的含义在《黄帝四经》中更有执政者的意思。因为《黄帝四经》是培养政治家的,政治家治国理政需要心性的修炼,更需要参与现实政治。所以执政者的道不是后世佛家、道家明心见性、实现解脱自在长生久视的道,也不是现在流行的修身养性之道。道在《黄帝四经》中更指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原则,当然其修养心性的方法与后世佛家道家有类似之处。佛家道家修证和探究始终以个体生命的身心为核心,向内在身心和外向宇宙两个维度拓展,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存在维度。比如:佛家向内拓展,向身层面拓展形成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等理论,向心灵方向拓展,提出八识理论等等。道家向内拓展,从身层面拓展出道医学等。佛家向外拓展,提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千大千世界等,道家向外拓展,提出洞天福地等等。儒家虽然重视人的社会维度,却又过分突出家庭等基层社会组织,因此而中国谱牒、族规、乡规民约极为发达。黄老之学、道法文化则聚焦于治国理政层面。
黄老之学认为,明道者具有三种智慧和能力,一是对宏观巨系统发展大势的理解能力,二是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组织以引领和顺应巨系统的发展,三是对具体事物与宏观发展的关系的敏锐观察。三种能力,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一个管理。将宏观、微观融为一体的要靠管理。理论上对宏观大势只有依靠管理者从微观上努力,宏观大势才能变成现实。欲变革现实达到理想的状态,也要从微观入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与小、巨与细在“执道者”看来,本身就是一体,而要把握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要靠执道者决策者的驾驭,也离不开行政者的具体落实。

“至素至精”,走出个人、家族、阶层的小圈子。“悎(浩)弥无形”,形成能够包容众多阶层利益的大格局。“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国家这个巨型组织才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发展态势。中国作为一个巨型国家和文明,人口众多,版图广阔,生产生活形态不一。这就形成利益诉求多元的现状。领土狭小人口较少的国家,一个家族,一个产业,一种生存方式,解决好这个家族,这个产业的问题,基本就能管理好这个国家。所以在管理中国,对执政者的要求极高,高到必须明道的程度。如果执政者不明道,他就不能在中国立足。



注释:
【1】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反,同返,指事物终而复返,极则复返的道理。道有特别强调这一点。《吕氏春秋·大乐》云:“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引申为事务的动态发展。
【2】而中达君臣之半:半,通畔,界限。
【3】 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弥,弥漫。正,长,这里有楷模的意思,引申为和谐发展的大态势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4 14:46: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14 14:48: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